编译原理与技术·第2版/计算机系列教材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编译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和同类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践环节
以介绍编译原理与实现技术为重点,结合重点内容设计相应的上机实践题目,同时,在zui后一章,介绍编译程序设计及实现的常用方法,给出课程设计用的大型上机实践作业。
2.内容齐全
覆盖了IEEE和ACMzui新的ComputingCurricula中有关编译程序各个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而目前现有的教材,有的缺少语义分析(主要是类型检查)或代码优化内容的介绍,有的对编译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符号表)的描述比较少,有的在习题的安排上,上机实践的题目较少。另外,考虑到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的基础知识,而有的学校设置有“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课程、有的没有,所以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的内容单独组织成一章介绍,这样使得教材结构清晰,便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3.讲解深入,便于自学
在“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不易理解,自学就更加困难。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例题的讲解,并且对较难的例题讲解完整,这样便于学生自学。
4.注重反映新技术
在介绍经典过程性语言(如PASCALl、C等)的编译原理及实现技术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语言的编译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等,还重点介绍了用于实现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语法制导翻译技术,以及程序运行时存储空间的组织与管理。
本书在介绍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实际应用,介绍了LEX和YACC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剖析了PL/0语言的编译程序,介绍了GCC编译程序的基本结构。配合理论教学,给出了一些实践题目,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各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或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作者简介
李文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自1990年3月以来,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主讲计算机专业本科“编译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等课程,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出版《编译原理与技术》、《编译程序设计原理与技术》等多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