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译巴尔扎克作品集(套装全9册,傅雷精选精译,高老头、葛朗台、幻灭……)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雨果在为巴尔扎克写的悼词中说:“(巴尔扎克小说)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zui阴沉和zui悲壮的理想。” ◆傅雷精心挑选,适合中国读者的14部巴尔扎克必读名著 傅雷曾写信告诉郑效洵说:“《人间喜剧》共包括九十四个长篇;已译十五种(<猫儿打球号>译稿遗失)。虽不能囊括作者全部精华,但比较适合吾国读者的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可谓遗漏无多。法国一般文艺爱好者所熟悉之巴尔扎克小说,甚少超出此项范围。”
◆读了4、5遍,改了6、7稿,傅雷倾注20年心血翻译的《巴尔扎克作品集》! 傅雷全部译作有34部,约500万字,其中巴尔扎克的作品共占15部。他一半的精力都倾注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之中了。从1944年开始翻译《亚尔培·萨伐龙》,到1965年译完《猫儿打球号》,整整耗费20年时间。 傅雷在《翻译经验点滴》中自言:“想译一部喜欢的作品要读到四遍五遍,才能把情节、故事记得烂熟,分析彻底,人物历历如在目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能慢慢咂摸出来。” 傅雷的译作从初稿到定稿,起码要修改6、7遍以上。《高老头》更是经历3次重译。 ◆傅雷翻译基本法门: 1.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2.译文力求达到“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 3.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4.力倡在翻译之前“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忠实于原作。
内容简介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总共有91部作品,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全套书字数多达几百万,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规模实在过于庞大。本套《巴尔扎克作品集》采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先生所精选精译的巴尔扎克必读作品14种。傅雷是“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的终身会员,从1944年开始翻译巴尔扎克作品。他所挑选的作品不仅是“比较适合吾国读者的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也是“法国一般文艺爱好者所熟悉之巴尔扎克小说” 。
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 de Balzac,1799—1850),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巴尔扎克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他中学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愿进大学学习法律,同时旁听文学课和哲学课,还在律师事务所当文书。1819年他大学毕业,却不愿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而是决心以写作为生。他早期的创作屡屡失败。为了生计他只能迎合社会风气,用化名写了大量情节离奇的流行小说。 直到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才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终于使他名声大振。此后20年,巴尔扎克总共写了90多部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些作品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活动场所的生活画面。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法语翻译界泰斗、文艺评论家。 傅雷于1928年到法国巴黎大学留学,除主修文艺理论外,常到博物馆、艺术馆揣摩艺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1929年夏,完成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1931年回国任职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1933年9月母亲病故,他辞去教职,专心翻译。自此日积月累,译作等身,成为一代法语翻译巨擘。1966年9月,由于受到诬陷和迫害,傅雷与夫人自杀离世。 傅雷一生译著宏富,他的译文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他500多万字的译作均为精品,把中文翻译法语作品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他倾力译介巴尔扎克的作品,为后人誉为“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所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至今仍是公认的推荐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