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
编辑推荐
摘自《文学报》 作者:彭 懿
说到儿童文学中的经典顽童形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可是这个形象并不是马克?吐温的*创,它的开山鼻祖是另一位美国作家托马斯?巴雷?奥尔德里奇,他那部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坏孩子的故事》比《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整早发表了七年。它的原书名是The Story of a Bad Boy,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坏男孩的故事——他并不坏,没有犯下什么令人发指的越轨行为,他的坏,只是相对于他身边的那些好孩子而言。
那么,汤姆这样一个顽童,到底对大人和社会做出了怎样的挑战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汤姆几岁了。很奇怪,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没有为汤姆设定年龄,我们只能推测。这是发生在一个夏天里的故事。故事开始时,汤姆似乎不大,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小孩,因为他的那些所作所为实在是太幼稚、太让人哭笑不得了:给别的孩子刷木板篱笆的机会,换来的东西却是一把什么也开不了的钥匙,两条蝌蚪,四块橙子皮;在姨妈的眼皮底下偷糖吃﹔在教堂里逗狗跟甲虫咬架……可到了后来,汤姆却又像是一个成熟而又冷静的大男孩,比如*后他和心爱的女孩蓓姬身陷迷宫般洞窟那场戏,饥饿、干渴、黑暗,再加上恐惧,换作一个小小孩早就绝望地放声痛哭了,但汤姆表现得比大人还理智、坚强,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少年。这样推测下来,汤姆的年龄应该是界于十至十二岁之间吧。
汤姆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顽童,作为马克?吐温用来颠覆当时流行的说教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角色,他首先反抗的就是大人社会的道德标准。比如,他蔑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即便是他的种种恶作剧和冒险,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渴望别人承认,要成为一个英雄。
这本书争议*大的是结尾。因为在故事*后,一直反抗大人世界的汤姆居然妥协了,被一直渴望逃离的所谓文明社会收编了,和大人站到了一起,不但自己成为了一个好市民,还把逃走的哈克贝利找了回来,规劝他做一个体面人,接受那个有钱寡妇的收养,不然连他汤姆自己都会被人瞧不起。这,显然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然而,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汤姆的这种变化,这本书的原版编者约翰?
C?葛伯就指出:“作品其实是对成长进程的一种嘲讽性的说明,因为汤姆*后更接近于圣彼得堡的成人,这些成人往好里说是虔诚而善感﹔往坏里说则遇事不能容忍,生性残酷……马克?吐温很可能是想提醒我们: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看重社会习俗和社会的赞许与否,越来越丧失我们对个人自由的热爱。”
内容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是马克·吐温的一部重要小说,描写密西西比河畔小镇男孩汤姆·索亚和伙伴们的有趣经历,以逼真传神的笔法刻画了一个调皮孩子的形象,并借用儿童的心理、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当时复杂社会的各个层面。读者可以从这些趣味横生的儿童冒险故事中,体会马克·吐温在机智的微笑中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和宗教的虚伪所作的极为酣畅痛快的嘲讽,透彻了解儿童心理,欣赏作者幽默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