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编译馆:蝴蝶梦[Rebecca]
内容简介
达芙妮·杜穆里埃(1907-1989)是英国当代知名女作家,生前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她一生创作了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蝴蝶梦》《牙买加旅店》是其代表作,并使她声名鹊起。
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一生很富有传奇色彩。她出生于文学世家,她的祖父乔治·杜穆里埃是小说家和插图画家,她的父亲杰拉尔德?杜穆里埃爵士是知名的戏剧演员,因此她从小就深受文学和戏剧的熏陶。她的父亲有三个女儿,达夫妮是第二个女儿。而达夫妮希望自己是个儿子,以满足父亲的期望。终其一生,她自视为男性,使自己的女性生活隐含了压抑着的冲突,不过她隐藏了这种感情,只在文字中显示自己的内心冲突。
达芙妮厌恶城市生活,长期住在英国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尔郡,康沃尔郡的生活方式保留了很多维多利亚时代的特征,也是写作哥特式小说的好土壤。她的小说多以当地的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为主题或背景,故有“康沃尔小说”之称。可以说,哥特式小说的艺术风格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民风乡俗,是理解、诠释达芙妮“康沃尔小说”的关键。
《蝴蝶梦》原名《丽贝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1938年由维克多戈兰茨公司(Victo rGollanczLtd)首次出版,2003年由维拉戈出版社(Virago Press)出版。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丽贝卡的形象,此人于小说开始时已去世,却音容宛在,并能时时处处通过其忠仆丹弗斯太太、情夫费弗尔等继续控制曼德里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耐人寻味,人物描写浓淡相宜,读来悬念重重,引人入胜。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即以故事叙述者身份出现的第一人称“我”,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丽贝卡的作用。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气氛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气氛,使《中国书籍编译馆:蝴蝶梦》成为-部热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透过《蝴蝶梦》,读者能看到善与恶的共存。小说的主人公“我”——新的德温特夫人,作为妥协的善良人,与作为“恶”的化身的丽贝卡之间时时刻刻处于无声的对峙中。“我”从刚入曼德里庄园时的平凡怯懦,到后来的迷失被动,以及重拾自我,逐渐适应了作为迈克斯的妻子、曼德里庄园女主人这样的角色。而丽贝卡——一个“天使与魔鬼”交融、斗志旺盛、心机重重、不甘受控、道德败坏的“坏”女人,她身上展现出来的究其是魔鬼特质还是抗争精神,在今天这个时代看来,很值得探讨。
通过《蝴蝶梦》,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心理。她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丽贝卡,却通过其他人的视角以及女主人公“我”的种种猜测与想象,塑造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形象——丽贝卡。丽贝卡不仅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权主义者,同时还是有着男性化性格特征的女性,她对男性怀有矛盾的情感,既羡慕男性的优势地位,竭力模仿男性行为,又因自己身为女性而对男性的优势地位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作者通过丽贝卡表现出了自己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反抗传统道德束缚对作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经过种种思想斗争,作者还是通过“我”透露出自己认同传统给予女性的社会角色,最终回归于家庭,寻求和睦家庭所带来的温暖,这是作者的最终选择。
英国知名的小说家和评论家福斯特在评论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时说过:“英国的小说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像杜穆里埃这样打破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的界限,让自己的作品同时满足这两种文学的共同要求。”的确,从杜穆里埃的作品中,通俗小说家可以看到“和众”也有“曲寡”的深刻性,纯文学小说家能够看到“曲寡”完全可以“和众”的现实性。
此次翻译依据的是2003年由英国维拉戈出版社(Virago Press)出版的英文原版著作。
《中国书籍编译馆:蝴蝶梦》已有若干种中文译本,此次翻译参考了林智玲、程德的译本(2006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力求再现原书清新流畅、简洁明快的写作风格,尽量达到原作的完整再现。译文力求通过女性的视角来解读作者的意图,传达原作在塑造女性角色时所使用的文学象征手法,尽量体现人物的身份和态度。另外,译文充分阐释原文中的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以及词语的声音象征(如格律、音韵等),妥善处理文字在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等方面的表达,尽量体现文学语言的幽默感、讽刺性、象征性、韵律感等。
作者简介
达夫妮·杜穆里埃(1907-1990),英国著名女作家,《蝴蝶梦》是她的成名作。生前曾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她厌恶城市生活,长期居住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尔郡。她的不少作品即以此郡的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为主题或背景,故有“康沃尔小说”之称。她一生共写了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