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骐《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曹龙骐《金融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曹龙骐《金融学》的师生参考。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金融类》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金融类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与本书相关的历年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曹龙骐主编的《金融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金融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曹龙骐主编的《金融学》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曹龙骐主编的《金融学》(第3版)为基本依据,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金融学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曹龙骐主编的《金融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
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
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2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3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目录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货币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三章 金融市场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四章 金融机构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五章 商业银行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六章 中央银行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七章 货币需求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八章 货币供给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在银行体系中,超额准备率的变化对于信用的影响,同法定准备率及现金漏损率具有同等作用。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九章 货币均衡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答:(1)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方式转变为以调整利率、汇率以及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等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并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国际收支差额大幅度波动,内外均衡调节难度增大。
②对外经济依存度提高,内外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收支的迅猛增长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外贸总额对GDP的比例近年来已达40%以上,表明内外均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③内外均衡目标脱节,缺乏协调的调节政策。我国对内均衡的目标是在物价基本稳定前提下的经济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这种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脱离外部均衡目标的。
④利率和汇率机制僵化,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很难对内外均衡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导致我国内外均衡调节中直接调控的比例仍然偏高。
(2)解决对策
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外汇收支计划,通过自下而上地呈报年度出口计划、进口计划和非贸易收支计划,并自上而下地审批计划和监督计划的执行,来控制和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方式转变为以调整利率、汇率以及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等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出口规模与构成。首先是出口规模应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致,其次是出口结构要合理,应根据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优势组织出口产品,尽量扬长避短以获取比较利益,并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级别,此外出口规模应与进口相互配合,协调安排,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注重发展进口替代的生产,避免出现进口增长过快的局面。
②确定合理的外债规模。应注重考虑两个“缺口”和两个“负担”,即: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借用外债的经济负担和金融负担。
④财政金融政策相配合。在内外均衡的调整中只有将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是要正确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其次要正确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注意化解外汇储备增多产生的通胀压力,可考虑适当地运用汇率政策以配合货币政策对内外均衡进行调整。
(2)我国目前为了消除过量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均衡所带来的副作用,需要采取下面一些分流措施:
①流出。具体来说就是拓宽国内外汇资本的流出渠道。即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海外;中国企业在海外股市筹得的美元资金也可以留存,无需兑换成人民币。
②消耗。如动用外汇储备为国有金融机构注资或用外汇储备解决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不管是资金短缺的学校、医院和社保基金,还是加快中国落后的西部省份的开发。
③吸收资金。采用的工具有3种:其一是拍卖央行票据,吸收系统中的流动资金,2004年央行净吸收了674亿美元的资金,相当于外汇流入造成的人民币供应增量的32%。其二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三是劝诫,要求商业银行节制放贷的问题。
④税改。包括:减少外贸顺差的税收政策,如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开征出口税等;减少外币热钱流入及外汇投机的税收政策,如酌情开征外汇交易税(或称托宾税,Tobin Tax)。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资本项目或热钱流入,开征外汇交易税对于热炒人民币升值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而且,如所征收的外汇交易税能用于社会安全保障基金或其他公益项目。
⑤本币国际化。即鼓励(过量的)人民币流出国外,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或储备货币,从而减轻货币流通过高情况下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2)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画等号。不可否认,货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不仅是商品价格总额,还有货币流通速度。即在商品总量和货币量相适应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使流通中货币过多。所以,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简单等同。
(3)不能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画等号。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决不能引伸为,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价格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能都归咎于通货膨胀。同时,在一些采取物价管制政策的国家,过多的货币供应并非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
(4)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画等号。从现实资料分析,通货膨胀对M0和M1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并非都是靠货币发行,还可以采取压缩银行信贷、举借外债、挖掘库存、发行国家债券等。同时,财政赤字造成的通货膨胀一般是先在M1中表现出的。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发生原因划分
①需求拉动型。即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导致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因而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③结构型通货膨胀。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④混合型通货膨胀。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⑤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其本质是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⑥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信用经济现象。
⑦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
①开放型通货膨胀。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②抑制型通货膨胀。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①爬行式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②跑马式通货膨胀。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③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
答:在目前情况下,一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
(1)消费物价指数。即零售价格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但消费物价指数不包括公营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及进出口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化。其优点在于消费品的价格变动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检验通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其缺点是消费品毕竟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
①经济增长效应
a.有益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b.有害论认为,虽然通货膨胀初始阶段对经济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对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降低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阻碍经济的正常成长。
c.少数经济学家采取通货膨胀中性论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实际产出和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又无负效应。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有害论,即认为通货膨胀是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货膨胀中性论的观点难以自圆其说。
②强制储蓄效应
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③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入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有些人的收入与财富会提高和增加,有些人则会下降和减少。
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工薪阶层和依赖退休金生活的退休人员等有固定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因而会使其实际收入减少;而一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其收入,因而可从通货膨胀中获利;通货膨胀的最大受惠者是政府
④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通货膨胀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应通常是负面的,其主要原因是:
a.在通货膨胀中,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扭曲,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
b.通货膨胀会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c.在通货膨胀期间,为避免金融资产价值的损失,人们会尽量降低持有货币和各种金融资产的比例,并购入各种实物资产。由于实物资产在交易、维护、处置和管理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d.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使购买者盲目抢购,不计质量
e.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利率下降,打击公众的储蓄意愿。
f.在通货膨胀期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调整往往滞后,使金融机构的正常融资渠道受阻,而民间高利贷则得以盛行,因而会改变正常的利率结构,阻碍长期金融工具的发行,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其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
⑤经济社会秩序紊乱效应
通货膨胀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还会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甚至会引发社会经济危机。这方面的效应主要表现为
a.加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持续发生的情况下,个人和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变得难以捉摸,市场行情动荡不定。
b.导致商品流通秩序的混乱。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流通领域容易获取暴利,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流通中从事投机交易,使商品流通秩序极为混乱,产销脱节、商品倒流、囤积居奇、商品抢购等不正常的交易活动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
c.败坏社会风气,激化社会矛盾。在通货膨胀期间,劳动者的工资所得赶不上投机活动的利润所得,会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助长投机钻营、不劳而获的恶习,而通货膨胀导致不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再分配,更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对立。
d.助长贪污腐败,损害政府信誉。通货膨胀时期,国家公务人员工资奖金增长通常滞后,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因而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公务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答:(1)需求拉动说。该理论认为,经济中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自发性需求拉动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
②诱发性需求拉动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
③被动性需求拉动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是提高生产成本并进而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此外,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等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进说。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4)部门结构说。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情况:①需求转移型;②外部输入型;③部门差异型。
(5)预期说。通货膨胀预期说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作用的分析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发生。该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
(2)对于通货紧缩通常可以按照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形成的原因等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通货紧缩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中长期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②按通货紧缩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③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增长型通货紧缩与衰退型通货紧缩。
④按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分类,可分为政策紧缩型、产业周期型、需求拉下型、成本压低型、体制转轨型、外部冲击型和混合型。
答:(1)有关通货紧缩的最早的探讨,可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论述。马克思指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投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也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产生。
马克思关于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论述主要是建立在货币流通规律,尤其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
(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一文中讨论了通货紧缩问题,并指出,“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的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
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不仅是关于通货膨胀的经典文献,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经典之作。他针对30年代大危机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抓住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失衡和发生通货紧缩的症结所在。
(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也于1933年根据对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他认为,在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导致“过度负债”,而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又会被迫降价倾销商品因而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即通货紧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银行恐慌和信用收缩的产生也许加重了通货紧缩,并引发了信用危机。萨缪尔森、布坎南和瓦格纳则认为,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是政府干预过多、政策失当的产物。
(5)进入90年代以来,是否会发生世界性通货紧缩变成了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和争论焦点。
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98-2000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20余篇研究通货紧缩的论文,形成了一套“新凯恩斯主义”的反通货紧缩理论。
与国际上流行的观点不同,克鲁格曼将近年来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总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过剩,并特别强调,需求不足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源。他证明了在“流动性陷阱”的条件下保持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不再是中性的,因而主张用“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
②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是“正如通货膨胀是由一种货币状况的变化——人们不愿持有货币,而宁愿持有实物——而产生的,通货紧缩的发生则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把持有的实物换成货币”。他指出,导致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资产泡沫的破裂对经济产生的致命的消极影响。格林斯潘还指出,由技术革命推动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等原因,使价格的抑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加强,这也是促使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因素。
答: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通货紧缩有着不同的原因,但从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中,仍可概括出引致通货紧缩发生的一般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一国当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大量减少货币发行或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赤字,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不足,或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出现政策紧缩型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达到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可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通货紧缩。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出现成本压低型通货紧缩。
(4)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和经济走势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型通货紧缩。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或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时,金融机构“惜贷”或“慎贷”引起信用紧缩,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5)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出现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国际市场的动荡也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或资本外流,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压力。
(6)体制和制度因素。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会加重通货紧缩,如企业制度由国有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精简下来的大量工人现期和预期收入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下降;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变迁和转型,都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收支和消费行为,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形成体制转轨型的通货紧缩。
(7)供给结构不合理。由于前期经济中的盲目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加剧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许多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迫使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大量货币收入不能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减少了有效需求,就会导致结构型通货紧缩。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结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对称状况、国家的外贸政策、关税协定、利用外资策略等,同时还要受其他国家政策与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④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因而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就业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组合,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⑤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
⑥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这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减少进口,这当然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总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较大的需求,这往往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当逆差很大时,国家就得限制进口,压缩国内投资,这又会妨碍国内的经济增长,甚至会引起衰退。
答: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1)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①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
②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
③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④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2)目前,中央银行实际操作的和理论界所推崇的中介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给量、银行信用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股票价值等。但由于中央银行本身不能左右股票价值,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又都属于货币供给量的范畴,而控制了货币供给量,也就基本上控制了银行信用规模,因此,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答: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
④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道义劝告是指央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央行的政策。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5.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本意是,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不能都贷放出去,而要留下一部分以应对存款人的随时支取。在现代银行,实行法定比率的准备金制度,其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作为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
(3)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反应快,所以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①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提高法定准备金,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答:(1)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3)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
①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②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
③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贴现率虽然比较易于调整,但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答:(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2)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虽具有较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必须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如与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配合、与再贴现业务相配合。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种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央行的宏观预测与实际情况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差距,使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证券吞吐量与各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额的变化难以取得一致,当央行买入有价证券所增加的超额储备少于各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时,央行就必须通过办理再贴现业务满足其融通资金的需要。反之亦然。
(4)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中央银行要正常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改革财政融资机制,应特别注意国债发行量不能过大,否则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就会偏离方向;二是改革商业银行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储备管理等;三是发展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四是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五是完善金融市场。
(5)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趋势,形成了国内货币金融市场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交互融合的趋势。公开市场操作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内货币金融问题,而是直接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问题交叉重合,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必然要涉及到和外汇市场操作的协调和统一问题。
答:(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2)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的新变化
但实践证明,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非只注重利率,还必须考虑其他若干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例如:①汇率的变化。各国普遍通过特定的货币政策影响汇率的变动,从而达到调节本国进出口和总产量的目的。②权益价格的变动。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来增加货币供给量,有利于公众增加支出,进而增加对权益的需求,从而导致权益价格的提高。③银行信贷的调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银行准备金和银行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用贷款量增加,刺激企业的投资。④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状况,如扩大货币供给量,会使企业的权益价格上升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得以改善,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支出和居民对流动性较差的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支出,这些最终都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产量的增加。
(2)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①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认识时滞是指从确实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距离。决策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
②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操作时滞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市场时滞是指从中介指标发生反映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
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看法是西方经济学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发展大体上有以下三条线索可循:
(1)自由与干预是西方经济学的主线索。它经历了自由主义(古典学派)——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即新凯恩斯主义的干预主义)的演进进程。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不强。而在干预主义的框架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得到普遍的肯定。
(2)对货币控制的认识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变,即外生货币论(凯恩斯主义)——形式外生货币论(新剑桥学派)——内生货币论(新古典综合派)这样一个过程。
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
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前安全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