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
编辑推荐
如果和父母分隔两地,我们每年能回家几次?每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从现在起,也许我们真正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30天!
在那一刻到来之前,你还能陪父母多久?你还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有人说,父母是堡垒,为我们抵挡迫近的死亡。只要他们还在,我们就可以幻想自己能永远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步履不再坚实,母亲的脸庞也早已爬满皱纹。
即便本书作者从医30余年,也并没能更轻易地面对自己父亲日渐衰老的现实——衰老和随之而来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是医学所无法战胜的。在父亲和家庭的巨变面前,他唯有去做所能做到的一切。
这本书里记述的正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方面是他身为医者的省思,一方面是他身为人子的追忆。“我们该拿父母怎么办?”这个拷问着每个家庭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答,以所有的勇气、诚挚、希望和爱。
如果你为人子女,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你会在其中发现自己家的影子,重新学会如何去爱。
如果你为人父母,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不管是为了你自己,你的爱人,或者是你的孩子。
内容简介
《华盛顿邮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感动推荐,全球15个国家竞相传诵的亲情赞歌!我是一个很老,很老的人的儿子。尽管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仍然是年轻的——全然不顾自己根本无法自行从椅子上站起来,非得靠着旁人的搀扶和助行器才能艰难地从客厅挪到卧室。
我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年医学医师,但父亲衰老的现实让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感到无力。我能预测父亲的病情转折,描述他的病况进展,但我却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到来。
疾病,确切的说是阿尔茨海默病,正使父亲变成一个陌生的、让人难以接受的人。
曾经有一位病人的女儿请求我撤掉她父亲的维生装置,被我拒绝后,她说:“我只希望,你自己的父亲也会死得缓慢而冗长,就像你强迫我父亲所忍受的。”
现在,我用谈话来填补父亲那空洞的时间,为他准备每天服用的药丸,在他喘不过气时,为他加服一点利尿剂。
“爸,你快乐吗?”
“当然,我很快乐……我有你妈陪我,我爱你妈,你知道的。”他说,“我知道我是睡得多了点,可我做的都是美梦啊。”
是父亲教给了我这样一个真实而无可逃避的人生道理:父母若活得够久,终将成为我们的孩子。我对他们的爱必须是没有条件的,正如他们以前对我那样。
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温诺克:美国得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临床医学教授,“医学人文道德中心”副研究员。行医已逾30载,专业是老年医学。同时,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也有一个“很老,很老的老爸”,随着“老爸”的老年失智症日益严重,在6年中,他和父亲朝夕相处,目睹着父亲逐渐失去生活能力,忘却那些亲人间最美好的回忆,直至最终失去生命的气息。医者的无奈,人子的无力,让他拥有了这堂与众不同的“人生功课”。
2005年,作者在医学期刊发表《我们该拿老爸怎么办》一文,以儿子和老年医学专家的双重立场,讲述自己父亲的患病过程。这篇短文后被《华盛顿邮报》转载,引发了意料外的热烈回响,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者收到难以计数的读者来信,更受邀至全美收听率最高的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以及多家地方电台、电视台接受访问。他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经读者要求,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写成此书,希望人们能在其中找到直面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