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 细节本无力量

    许多液体的药品都采用了吸管,而不是像饮料那样拧开盖子来喝。有位医生说,液体药品用吸管具有“心理暗示”功效,会显得药品珍贵,用吸管进入口腔,又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又会让人联想到功效。这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答案。人们真实感觉身边事物和这个…

    5/31/2019 4:07:37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谷歌会管聪明人

    坊间有不少谷歌工作环境的传说,多涉及健身房、午餐、按摩这些物质环境。谷歌文化是什么?怎么用人?管理策略如何?对外界大部分人来说,谷歌的管理还是很神秘的。用逆向思维招聘谷歌的管理,大部分属于逆向思维,颠覆了商学院的传统管理思维。例如,在商业计划上,&…

    5/31/2019 4:07:3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短板可不补

    或许我们都听说过“木桶理论”,说的是木桶盛水的多少,由它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高度决定,由此推断出,每个人取得的成就,由自己短板的高度决定。根据这一理论,很多孩子拼命学习,门门都要争取100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下面我讲几则典故,希望更…

    5/31/2019 4:07:3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16岁的悸动

    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是否算作我的初恋,但我的人生因此而改变。在高二以前,我一直是个快乐的女孩。快乐的原因大概是我对自己从未有过太高的要求吧。看看自己,不漂亮,也不难看,平凡罢了。成绩在班里,不好也不差,稳居中游,在重点高中里考个大学还是不成问题的。何况我…

    5/31/2019 4:07:3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享扁担福

    常听人喊,累啊累啊,活着真累。怕真不是无病呻吟,活着哪有个不累的。从另一面来想一想,人若一无所累:无事业之累,无家业之累,活着对谁都不重要,心中无一人可牵挂,空荡荡、轻飘飘,人生还剩多少意义,活着还有什么滋味呢?多年前一部外国小说红得不得了,叫《生命中…

    5/31/2019 4:07:3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大树哲学

    置身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中,随便一棵树,都要比我的父亲、爷爷的岁数大。从“阅世”的角度看,人是比不过树的,神农架里的大树和老树,上百岁的很常见,几百岁的亦不少,上千岁的也可见。看到它们,我不由得生出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

    5/31/2019 4:07:3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浪费需要成本考量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烟鬼很穷,为了不浪费火柴,有一天烟瘾来了,他抽完一根又一根。妻子对着男人嚷道:“你真是败家子,抽的那些烟够买两盒火柴了!”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生活中依然上演着。比如你在北京租房子,有的房东跟你要暖气费,还必须一下子交…

    5/31/2019 4:07:3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精英累在哪儿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而且人人都想当“治人”的人,因为“治人”挣的钱多,社会地位高,也更有成就感。然而,“治人”到底有多累,又累在什么地方,却少有人知道。…

    5/31/2019 4:07:3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役物而不应役于物。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价逾千万新台币。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处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收藏家来开门了,连续打开三扇不锈钢门,才走进屋…

    5/31/2019 4:07:34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接近成功时最幸福

    你体验过那种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幸福感吗?接近成功与成功之后,心态会有较大变化。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我想说的是,人在接近成功时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比正享受成功时还要幸福。我们都经历过…

    5/31/2019 4:07:34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宋朝皇帝善用人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立国319年的宋王朝,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还是社会发展都空前繁荣,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历代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陈寅恪先生就曾评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5/31/2019 4:07:34 PM 人评论 次浏览
  • 以诈察人不可取

    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朝中奸臣。唐太宗说:“我以为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臣吗?”那人回答:“我也不能确知谁是奸佞。请陛下假装发怒,以试群臣。若能犯颜直谏者,就…

    5/31/2019 4:07:34 PM 人评论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