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因为意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悲伤过度而不思饮食。她向镇上的智者求助,只要能让儿子复活,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智者让她去寻找快乐的芥末种子,它必须来自完全没有忧伤的幸福家庭。她知道镇子上每一家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悲伤的插曲。于是,她决定远行。她来到…
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诗人。其实,他何尝只是一个诗人,生活中他还是一个充满睿智的人呢。有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侍者端给各城邦使节的是一条条肥大的鱼,而给但丁的却是很小很小的鱼。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也没有吃鱼。他用手把盘里的小鱼一条条…
有一种原生于南非的植物,寻找在炎热的沙漠亦能开花的方式,年复一年,物竞天择,终于演化出生存之道。当赤阳下山、黑夜降临时,她趁凉悄悄绽放。生命结束于隔日第一道阳光出现前。一生短暂,不与艳阳相遇,只搏一夜灿烂。她就是昙花。久闻昙花一现的倾城之美,数月前,我…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地演算完毕,而另外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印象深刻地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经完…
上帝先创造蚊子,人睡不着,被咬得起包,整夜抓挠,他再接着创造蚊帐,人杀了一只公羊作燔祭感谢他。他要雅典有了苏格拉底,争吵、在神庙的白墙上做几何论证、败坏青年,贵族不堪其扰,向他们的神父诉苦,他就又调好了鸩,苏格拉底喝了,雅典重归安宁。他先让人的长辈死掉…
庄子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经常讲一些很有寓意的小故事。他有个故事叫《鲁王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鲁国城郊的上…
平民对皇上生活最大的想象是:皇上是不是天天吃肉?黎民百姓能够想象的最大幸福是,吃着肥瘦相间的一碗肉,慢慢变老。说来,这也不完全因为“隔膜”,穷人与富人的生活不只隔着楚河汉界,更隔着天上银河;更因为生活本来也不必要太多的奢侈。人啊,过着…
教育家张伯苓常说:“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倒霉也不显,强装笑脸才…
人活在世上,与鱼游在水里,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每一条鱼都在寻找清洁的上游——那是温暖、爱、光明的所在。换句话说,爱是所有河流的源头。每一条河流都要拐这样那样的弯,没有一条河流是直的——这是所有的鱼都懂得的一个最浅显也…
管理专家杰瑞·哈维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来自得克萨斯的夫妇及其父母在一起玩骨牌。这时候岳父说:“我们去艾伯林吃个饭吧。”女儿说:“听起来不错啊。”丈夫心里有些打鼓,天太热,为什么跑那么远去吃饭?可是他怕显…
哥伦比亚河谷里有一种植物叫格兰藤,长在山崖的阴暗面,因为根部取水功能非常强大,所以,它们能够沿着山崖一直向上攀爬,最终爬到崖顶接受阳光照射,开出美丽的花朵。长时间以来,当地人对格兰藤有一个误解,总认为山崖多高,格兰藤就有多高。但实际上,爬上崖顶的格兰藤…
民国才女吕碧城写过这样一首诗:“残雪皑皑晓日红,寒山颜色旧时同。断魂何处问飞蓬?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那时她年纪小,在南京上班途中所搭乘的电车上偶遇一俊秀少年,后来发现每次都能遇到他,不由心生爱慕,却苦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