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因间隔着一道门户或仅靠电话沟通不能谋面,问候前便先要问询对方“姓甚名谁”,对方或是被动或是主动要做出通报。发生在这之间的惯用语汇是饶有趣味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乡间的情景: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不论在乡间,还是在城市的传统社区,“谁?”“我!”这种回答方式都颇为流行。流行的原因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叩门的人大多不是亲属即是近邻。
“尊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这是个熟人的社会。
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有时候也会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在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美国社会中,“姓名”更经常地挂在嘴上,不仅被别人频频称呼,自己也每每要主动自报。美国人在自己的住所和办公室里听到电话铃响,拿起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This is xxx(本人姓名)Speaking.(可直译为:这是xxx在说话。)
到了交际更为频繁的社会上,或是对于某些社会活动频繁的社会角色来说,口头互报姓名让人应接不暇,且难于将人头、姓名、单位、住址、电话一一记住。“名片”应运而生。于是通过事前的印制准备,人们把“自我介绍”浓缩在一张精美的小纸上,以呈送名片代替了口头介绍,省去了絮叨。
在一个封闭、缺乏流动的社会中,大家都生活在亲属和熟人的小圈子中,一个单音字(“我”)成了省时省力又亲切和蔼的最佳选择。但是社交圏子一大,一旦“生人”或不常往来的人频繁登场,“我”就失效了。“图穷匕首见”,不管“我”字蕴含着多少亲切感,它只好让位于硬邦邦的、单刀直入的“姓名大号”了。因此姓名和名片这时变为最简明和省力的了。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察觉,不同社会中的姓名通报方式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竟是高度和谐的。封闭社会中的自报方式——“我”是个代词。代词就其形式本身而言是最无个性的。姓名则不然,虽然重名重姓并不少见,但一般在一个具体场合中,某一姓名只代表一个人,在称呼中它远比“我”含有更多的个性色彩。
以代词自称帮助人们隐去姓名,无意中也正与传统社会中不鼓励人们“出名”和宣扬“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价值观暗合。谦虚谨慎即美德,而“高扬姓名的方式”——自报大名、主动送名片——又正同开放社会中鼓励个性、鼓励自由竞争的价值观相吻合。在美国社会中,“有抱负、有雄心”是远比谦虚更令人称道的美德。
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中,“知名度”也已成了令人敬佩和追求的东西。在一个高度封闭的社会中,在其一个个小圈子——村落、社区中,大家的知名度都一样,而在开放的社会中,个性被高扬着,每个人都更属于他自己,他不仅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嘴上,印在名片中,还希望留在更多人的心中。我们这里绝不是在做好坏的判定,只是在描述从语言现象中窥测到的生动的社会现实。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