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不是新鲜事。早些年前,晒工资单、晒年终奖、晒各地结婚成本等都曾在各大网络论坛掀起波澜。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几年后社交网络流行,“自晒”行为被推向巅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竟已被“晒场”包围,从早到晚,衣食住行,家庭或职场。
拉近距离,刷出存在感
“有娃的晒娃,有宠物的晒宠物,啥都没有就晒自己。”这是网友总结的晒场“三大俗”。还有人从时间段来分析晒场特征:早上静悄悄,一过中午各种晒,到了深夜齐刷刷美食“报复社会”。
“其实根本不限时间段,也不止‘三大俗’。”银行职员小曹展示她的微信朋友圈。早上一睁眼,首先接收的是晚睡族的深夜帖,夜宵美食、好友小酌等,此外还有世界各地“时差党”五花八门的帖子。白天在办公室足不出户,但小曹能看到大学的同学在展示新买的首饰,休假的同事在享受海岛美景,侄女在钢琴课上得到表扬……下班回家,小曹会看到各家主妇在晒当日晚餐,吃货好友又去“腐败”,购物狂得瑟血拼收获。直到临睡前,还有运动健将在晒当晚跑步成果。
“全民大比晒”的背景是社交网络的火速走红。据统计,短短两年间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突破6亿,活跃用户超过两亿。
“如果不是因为各种社交网络,很多老同学是很少联络甚至早成陌路的,但因为平时在网上都能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很久不见也不会太过陌生。”刚刚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的小曹深有感触。
“晒”首先满足的是人们的社交需求。在工作生活都“压力山大”的当下,我们用于社交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或者说仅够维持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交。社交网络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关系维持:几张随手拍图片,一段百十来字的文字,就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目前状态;点个赞,叫几声好,就能刷出存在感,实现互动。
温医生就是“晒场社交”的获益者。他生性内向,在医院工作多年,相熟的同事也就限于几个相关科室的。但自从上了“晒场”,同事们发现温医生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料理高手、摄影发烧友、运动健将……不少同事因此有了和他好好交流一下的念头,午休时总有人来找他聊天。“晒”不仅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甚至还建立起一个志同道合的社交圈。因为一张农家乐照片,温医生最近还组织了一次周末短途游。
扩大社交、增进了解,“晒场”成功创造了一种新型人际交往的方式。
互动多则欣喜,互动少则失落
很多人把“分享”列为自己身处晒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媒体工作者马女士喜欢晒她刚上学的宝贝儿子。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包括儿子的作业、充满童趣的对话等,都被马女士兴致勃勃地“晒”出去。“大部分亲友,包括爷爷奶奶都在外地,小朋友每年跟大家碰面的时间很少,所以用‘晒’的方式让亲友们分享他的生活,既保持了亲近感也满足了大家的了解欲。”
IT男孙先生喜欢晒美食,有自己做的“黑暗料理”,也有各家馆子里各种好吃的不好吃的。“没啥别的爱好,就是爱吃。”孙先生笑呵呵地说。他喜欢晒美食,也喜欢和朋友们讨论烹调秘籍,交换美味小馆的信息,“现在我家和公司方圆3公里内的各种馆子我都了如指掌。”
但对围观者而言,不少人认为晒是“炫耀”和“追求他人认同”。
“晒一日三餐,如果是自己做的,无非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若是出去‘腐败’,则可能是炫耀自己享受了美食。晒娃,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希望围观的群众鼓掌。晒旅游风景照,则是刺激上班的人,你们加油,我去玩啦。”小曹说这种“炫耀”并非贬义,但“晒”的人肯定希望被关注的。
在心理学家看来,“晒”固然是心理诉求的表达,但对“被关注”的渴望其实是人之常情。即便将“晒”与自恋、优越感挂上钩,从积极方面来看,适度的“晒”也算是一种健康的自恋展现。
上海百思脸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余晔解释说,人们对“认同感”的追求是伴随一生的。“人从出生开始就建立各种关系,比如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成年后构建婚姻家庭,和他人或近或远的友谊等。我们在微博、微信上希望被评价、被点赞,就如同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夫妻需要彼此欣赏和赞美,友谊需要共同扶持接纳等。”
所以大部分人在“晒”后的表现是一致的:等点赞,盼留言。互动多,则欣喜;互动少,则失落。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