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会有多种多样,而这些都是宠物无法替代的。所以,聪明的女人,应该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而不是用养宠物!
失语的花朵
一个抱着宠物狗在街上悠闲漫步的女人和一个抱着孩子在街头散步的女人,按照中国传统价值标准来衡量,前者肯定是玩物丧志,后者才是真正的贤淑可人。而现在,大多数人会觉得前者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高贵典雅(据说好莱坞大片里的女明星们,就经常这样出现在影迷的视线里),后者则是贫穷的象征(有钱人哪还自己带孩子,有保姆啊!)。
在某种程度上,养宠物成了一种富有、时尚的表现,它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品位。
当我们站在时代的肩膀上反问自己时,就会觉得心虚或底气不足了。
工业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就像流行感冒一样易于传染,随之而来的是大部分人的失语。所谓失语当然不是指这些人不再能说话,而是不大能真正地说话,习惯说假话。当大多数人都害怕被别人伤害,更爱自己,戴着面具生活时,真实的语言就只能是一朵秘密的花朵。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另一层意思是说从他人的身上,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为了避免到“地狱“去,让我们与宠物说“NO”吧!回到正常的人与人的交流中来,坦诚地对待我们身边的人,爱自己,也爱他人,做一朵不再失语的花朵吧!
宠物的一半是爱情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但心理距离却越拉越大。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养宠物,除了亲善生灵的目的,还有不少的人说——她们是为了爱情。
爱情是件奢侈品——男人要它,大多是为了挂在墙上,点缀生活而已;女人要它,则是为了抱在怀里、藏在心里,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确,这些被称作“宠物”的小东西有着很多男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比如:
它们忠诚。忠诚是女性心理上最需要而男人很难完全给予的东西。被谎言伤透了心的女人,最易接受的安慰是小猫的呢喃或者小狗的轻吠,因为只有这样单纯、原始、真切、不经任何伪装的声音,才能够松弛女性高度戒备的神经。
它们依赖。痴情的女性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远比男性强烈,所以需要不断验证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她们渴望被依恋和需要,渴望对方百分百地离不开自己。小动物的绝对依赖不但让她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且还能满足其母爱的天性。
它们善感。女性心理的另一大特点是极度渴望情感的呼应,哪怕是在很细微的事情上。宠物的优点于是又凸显出来:它们恰到好处的搔首弄姿哼哼唧唧总能配合着主人的情绪,让女人在共鸣中释放多变的自己。
人类的情感活动和需求远较动物复杂得多。如果仅仅因为怕麻烦或受伤害而拒绝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离社会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直至完全无法适应。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各个角色其实都很重要,他们彼此是无法替代的,因为正是他们从各个方面成全着我们丰富圆满的一生。
宠物不是永远的寄托。女性容易动感情,尤其是对于弱小的生命。不管是纯粹出于对动物的热爱还是出于对人的逃避,一旦养了宠物,女人的心就会被一根特殊的情感纽带牢牢地系住。假如把宠物当作自己情感世界的全部内容、视之为自己惟一的精神寄托的话,心理上就非常可能产生大的偏差,甚至患上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现实中,女性爱的情感需求和期望值都比男性高出许多,所以爱的挫折感也比男性要强得多。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女人心中“过剩”的爱在宠物身上实现,心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温暖。不过,如果女性真的想把宠物当作爱情来喂养,幻想情感上的一劳永逸,那就恐怕只能永远失望了。因为深情的女人从来都是捉襟见肘,不管对人还是对动物。
所以,聪明的女人,应该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而不是用养宠物!
放下你的宠
人类宠爱动物的最初动因当时是由于视动物为超自然的神界的使者,甚至就是神本身。于是,宠物的一举一动都与它们周围的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这是造成人们动物迷信的根源。在古巴比伦,一个人被狗尿溅及乃是件举足轻重的事情。撒尿的若是黑狗或白狗,这意味着不祥将至,若是红狗,这预告着幸福和前程。假如一个人目睹狗在交配,那么这提醒他身边的女人不久将有外遇。
人类宠爱动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人们认为自己心爱的动物是他们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帮手和灵感的来源,有时甚至是他们性命的依托。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公约》之时,两人的爱犬均在现场。宠物好主人之所好,恶主人之所恶,在许多微妙的场合发挥着微妙的作用。罗斯福的德国狼犬咬破过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的裤子,发泄了罗氏对麦氏的成见。二次大战中,盟军的信鸽、战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胜利的无言分享者。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迁,在中国城市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结构纷纷出现,宠物的职能也随之由原来的纯粹“逗乐”逐渐转变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