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北京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
熙熙攘攘的淘宝者瞪大了眼睛,浏览着地摊上的卖品。在这群人中间,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中年男人,他是这里的常客。有些知道他身份的藏家,跟在他身后,买一些他看好而没有买的瓷器、陶器之类老物件。
抢购北魏陶俑热潮
这天,仍如往常一样,那位中年男人在各个摊位上转悠,身后跟着一群人。五花八门的古董、玩器令人眼花缭乱。
忽然,那位中年男人的眼神在一件斑驳的陶俑上滞留。那只陶俑是一位戴着文官帽子的骑马人,服饰古朴,周身布满土锈,依稀还留存一些未完全剥落的朱砂红彩,显然是在泥土里埋藏了多年。
“您这件陶俑多少钱?”他问。
“2000元钱。”卖主是个操河南口音的年轻人。
“这是件残品,你还要价这么高?”
“这还有个没残的,5000元钱,您拿走得了。”卖主一看中年人还在犹豫,压低声音说:“包老,包到代,您没见上个月报纸登了,河南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给挖了?”
第二天,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中年男人将在潘家园买得的骑马俑,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国家博物馆。不出他的判断,陶俑刚摆上桌面,就引起专家同行们的注意,大家一致认定: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同时,专家们还基本确认,这些出土陶俑,可能是前不久在河南被盗掘的北魏大墓里的陪葬品。为了不让这些珍贵文物散失,专家建议向国家申请专项拨款,及时收购。
一时间,潘家园内外,出现抢购北魏陶俑的热潮,惊动了整个收藏界。
文物变成高仿品
接下来,奇怪的事儿出现了:一向见风涨价的文物市场,这一次却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态势,北魏陶俑越卖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大有收不完、买不尽的架势。这样一来,有的专家起疑心了:这么大批量的文物从河南出土,而且顺利运达北京,难道当地政府一点反应都没有吗?有人提议,重新对这批北魏陶俑做一次集体鉴定。
这一次关于北魏陶俑的集体鉴定,专家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认为是假货的主要理由,并不是针对器物本身的特征挑出什么毛病,而是对陶俑的海量出现提出质疑。国家文物局决定暂时停止收购,并联合河南省文物部门,请警方给予配合,顺藤摸瓜,对此事进行彻查。
调查结果出乎所有办案人员的意料:那些所有涌进北京古玩交易市场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阳北邙山上的南石山村村民高水旺家!
据当地公安人员讲,他们跟高水旺打交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头一年,海关查获一批运往境外的唐三彩,经过专家鉴定和仪器测试,都一致证明是古代的文物。根据货主的交代,那批唐三彩是高仿品,出自乡党高水旺之手。公安人员迅速将高水旺逮捕归案。
进了公安局,高水旺反复解释说,那几件唐三彩是自己烧造的高仿品,不是真品。
高仿品坐飞机成文物
这一次,当北京的调查人员找到当地公安局把情况一讲,公安人员就觉得事情有点悬,当即陪着专家们再次前往高家。
结果正如当地公安人员所料,北京来的专家到高水旺家后,只不过重演了一次唐三彩事件——他们突击收购的那种“北魏陶俑”,在高家还有数百件,有的已经做过旧,有的未及做旧,有的还在小窑口旁等待过火。这种局面让专家感到尴尬。
回到北京后,专家把高水旺烧制的陶俑送上仪器进行检测,的确属于高仿品。可是,为什么那些唐三彩作检测就能顺利通过呢?
至于那一批唐三彩是怎么通过仪器测试的,一直众说纷纭。最终,还是有个卖主揶揄说:“仪器不管用,专家更不灵。蒙专家太容易了,无非就是掌握好胎、釉、型、工、旧这几个方面的诀窍,做得和故宫里面的一模一样,他们就认。过检测关也不难,让唐三彩和陶俑坐坐飞机就行了。”
这话听起来好笑,可是后来经有关专家证实,的确如此。那些农民带着这些高仿品在机场登机时,必须经过X线检查,而实验证明,经过X线照射的陶瓷,每一秒钟会将釉面老化程度提早二百年左右。这一来二往的,一件新仿品,便变成了通过仪器检测的“文物”。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