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没有那些财富积累的生意经、职场升迁的攻防智慧,也没有人际关系的谋略和心理分析。少年书是有性别之分的,那个年代,男孩儿爱看金庸,女孩儿乐读琼瑶,所谓“雌雄”少年书。
“雄性”少年书,是适宜爬到一棵树上,躺在枝丫间阅读的。我在少年时,庆幸遇到了几本书。那时,我有一本《水浒传》,水泊梁山的风景像一幅古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武功的人,整天拎一根哨棒,打抱不平,到处转悠……
“少不看《水浒》”,是担心好斗少年,被撩拨了心中那一头困兽,放学后,扔下书包,三三两两结伴去打架。少年的行为,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简单地去模仿。
“雌性”少年书,是女孩儿安静地坐在窗下,案上摊的诗卷。让女孩儿双手托腮,望着远处的白云苍狗,织一件梦的衣裳。
如风少年,静下来看书,青灯一盏,香茗一杯,新书一卷,孑然一人。油墨的芳香中,我伏在老屋的窗下读书。
18岁那年,我和陈二狗到上海游玩。他在南京东路书店买了两本《情爱论》,一本留己,一本赠我。那时候,在小城买不到这样的书,我们躺在苏州河畔一间弄堂中的小旅馆里,拥着有淡淡臭脚丫味的被子,看书看得津津有味。从小旅馆里出来,我弱弱地问陈二狗,那个留络腮胡子的碧眼洋人到底都说了些什么?陈二狗磨磨叽叽地回答我:一句也没看懂。
《情爱论》这样的书,对无知的懵懂少年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心灵鸡汤”和“爱情暖手宝”。虽然书里的话,少年读后,如坠云雾。
少年书,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玄奥文字。内容高深的书,少年们便不欢迎它,甚至抵触它,将它冷落在一边。其实,书没有错,只是我们错买了一件成人的衣裳,还神气地套在身上。或者说,是吃了成年人重口味的食物,而那时我们的味蕾还很清淡。
遥想昨日少年读书时光,恍如一人独自在林间散步时偷得别人树上的果子,赤足蹚过湍急的溪流,推开柴扉虚掩的竹木小屋,一头倒在松软的稻草上,再呼呼地睡上一觉。
荞麦枕头旁边,随性地摆放两三本书,少年在油墨芬芳中枕书入眠,英雄温情梦和远方是少年黑白的理想。
男孩儿书,让人想起仗剑远游、流浪异乡,还有草木掩映深处的粉墙黛瓦;女孩儿书,是一颗晶莹的露珠,松竹摇曳,女孩儿仰望碧天的纷纷扬扬,一低头,长发垂肩,一边嗑瓜子,一边想着自己的小心事。
小人书,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中性的,让男孩儿、女孩儿都爱不释手。11岁时,我用外婆平时给的零花钱,积攒了300多册小人书。我把小人书一一编号登记,并在书的扉页,用大红印泥盖上小图章,小心翼翼地存放在一只小木箱内。书里的一张张工笔插图,是一对鸟的翅膀,它驮着我,用耳朵去倾听地平线的鸟鸣,在脑海中呈现出灵动的想象之美。
那些陪伴过我的小人书,都到哪儿去了?它们消逝在岁月的烟尘里,然而旧书与旧友,总让人不能释怀。
我到外地旅游,遇到多年未遇的吴三。吴三和我是亲戚,少年时我们经常在一块儿玩,现在的吴三已是一位身家过千万的大老板,谈及儿时家里很穷,他不胜唏嘘。吴三说:“小时候,你外婆给你买过一大堆小人书,我们都哄你玩,跟你借小人书看。”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吴三让他老婆取景,我们勾肩搭背,在湖畔一棵老柳树下亲热地合影。
少男少女看书,不需要谁在一旁指指点点,就像少男少女吃东西,什么都可以吃。“吃着吃着”,就知道哪本书比较适合自己的口味了。
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都是不带任何功利的阅读。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