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热播剧《永远的忠诚》,一直被沈浩感动着。他从合肥到凤阳小岗村任党支部书记,体贴为民,辛苦奉献。可就是这个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大人物”,心里也有柔软的地方。他为解决小岗村面粉厂的高压线问题而请市电力局的人吃饭,他一杯接一杯地敬酒,最后喝醉了。
喝醉后的沈浩痛哭流涕,他哭着说:“我对不起她们娘俩,这三年,我所有的工资没往家里拿一分,还从家里拿出三四万全给了小岗村,我从没想过她们娘俩在家怎么过日子。人家欠我该我吗?我真是对不住人家……还有,我妈九十多了,我一年都没回去看我妈了……我太累了,太累了,我真是太累了……”
相信看过这段剧情的人都会被深深感动。沈浩的失声痛哭,其实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展现。
再强大的心也有脆弱的地方。由此我想起作家二月河的一件趣事来。有一年,一个杂志编辑想请二月河给这家杂志写篇随笔,他费了不少周折,好不容易才找到二月河的电话。第一次打电话去,为了说动二月河接受约稿,编辑大谈特谈自己和家人对他作品的崇拜,然后抛出真实目的,结果,二月河拒绝了。第二次,这个编辑先和二月河攀老乡关系,然后找出一个颇有分量的、双方的熟人作为中间人,希望他帮忙。不料,二月河还是不给面子,仍以“太忙”为由,婉言拒绝了。
但是,这位编辑并没有死心。他想了个办法,给二月河的女儿寄去了两本杂志样刊,并请求她帮忙向她父亲约稿。
二月河的女儿很喜欢这本杂志的文章风格,看了以后,就抛了一本给父亲,以没有商量余地的“命令”口吻,对二月河说:“胖子,这杂志我喜欢,下一期,我要在上面看到你的文章。”不久,那个编辑就收到了二月河的文章。
于是,二月河看似固若金汤的心,就这样被这个聪明的编辑攻破了。而编辑选择的手段,就是找准了二月河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由他女儿出击,最终如愿以偿。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处最柔软的地方,它由亲情与爱构造而成。当面对同样的爱与善时,往往不攻自破。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