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母亲开车把乔丹·罗梅罗送至他父亲位于加州大熊市的住所。在那里,“乔丹小组”的成员要在客厅里开个早会。“乔丹小组”是他们对自己的称呼,成员包括乔丹的继母凯伦、父亲保罗,以及乔丹——这个13岁的登山神童。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登上珠峰年龄最小的人。
乔丹每天都很忙碌,不过今天的事情尤其多。他必须把八年级的毕业演讲稿写出来、理个发、去健身房健身、排练毕业典礼,以及为下周在巴西举行的野外生存比赛做方案。
乔丹过着一种双重生活,在母亲的住处,他是一个平常的少年:有严格的就寝时间、和朋友们一起滑雪、和母亲一起骑山地车。而在父亲保罗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情形。乔丹通常会睡在一个含氧量较低的帐篷里,以便使身体适应低氧环境。他还要拖着一只轮胎,沿着尘土飞扬的车道来来回回地进行数百小时的训练。父亲保罗把自己的家叫做“营地”,“营地”里有各种探险装备——并非只为乔丹一人而准备,41岁的保罗和45岁的凯伦已经从事职业探险10年了。
公众对于年轻纪录挑战者的态度一直有质疑。常有人问保罗:“你想过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吗?”保罗则还击:“你想讨论不负责任的抚养方式吗?那我们就说说现在正站在快餐店里,为孩子买大餐的那些父母吧。那才叫不负责任地抚养孩子呢!”
乔丹9岁时,一次他指着小学里一幅画有各大洲最高峰的壁画说:“嗨,老爸,我想登上这些高峰。”换作另外一位父亲,他很可能边抚弄孩子的头发边心不在焉地说“好,好”之类的话,而保罗却说:“可以,我们最好先进行训练。”
和一个13岁少年一起登山的挑战尤其特别。比如,乔丹即使在登山期间也必须完成一大堆作业。他发现,在海拔2.1万英尺的前进大本营里,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下,要想完成这些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到了海拔2.3万英尺的高度,甚至连打开书本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乔丹也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在攀登珠峰的途中,有好几天乔丹的情绪都很低落。“我警告他,”保罗回忆说,“今天我连一点坏心情的气味都不想闻到。如果这话不起作用,那我会让他趴在地上做40个俯卧撑。”不过,这种情况少之又少,他们攀登珠峰的过程很顺利:肠胃舒畅、体重没有急剧下降。
当然危险更是不可避免。一次他们将攀登的绳索固定在一座巨大的冰塔下面,从它底下经过时,乔丹还和一支沿着同一线路下山的匈牙利登山队打招呼。两支队伍错身后大约相距40英尺时,那座冰塔轰然倒塌,一场致命的雪崩随之而来。父子二人从山上跌落下来。“雪崩就像一股汹涌的潮水冲你扑面而来。”乔丹回忆道。保罗则觉得那就像有人突然间把你撞进一辆行驶的卡车底下似的。父子二人朝着一条冰隙的方向跌落在地上,落地时乔丹鞋子上的冰爪把保罗的腿刺伤了,还在他的头上划出一道口子。
凯伦回忆了乔丹盯着父亲缝针时的情景。“伤到自己的父亲让他很有压力,”她说,“几天之后他才从中走出来。”不过保罗和乔丹仍在期待下一次激荡内心的历险。
话题转回大熊市,那天晚些时候,乔丹去了当地一家健身房,进行了一次时间虽短但堪称“残忍”的训练,接着去理了发。下午在学校,乔丹做了毕业演讲。他在演讲中说:“让我们一起前进吧。找到你的珠穆朗玛峰,找到它,攀登它。”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