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是关于我曾祖父的,他的名字叫胡祥年。
我能够记事的时候,他已经很老了,所以关于过去的事,总讲得断断续续。
孤独
胡祥年出生在1918年,或是1919年,每次回忆总有差错。
他是农民的孩子,当然,那时的中国,绝大部分人都是农民。胡家家境还算不错,在后山有几亩地,农忙时节也请得起短工。有好几个女儿,儿子仅胡祥年一个,但与别家不同的是,胡家父母重女轻男,父母对姐妹们的疼爱常常让胡祥年有孤独感。
调皮的胡祥年在家里总是会吃棍子,所以他瞅空就往外跑,他的幼年和童年就是在山野间撒腿疯跑中度过的。到十二三岁的时候,胡祥年已经是村里跑得最快的男孩,“打野猪,追兔子,谁都赢不了我……”
婚姻
婚事是由父母做主订下来的,对象是从未谋面的邻村女孩。那时胡祥年才16岁,跟村里的先生学账房已有几年,但始终不那么伶俐。还是爱跑,稍不注意,人便奔到那边山头抓野鸡去了。父母便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说结婚生子了才能收收野心。
女孩顶了张红灿灿的盖头,她被背进来的时候,胡祥年特别注意到那双小骡蹄似的脚。脚上也是穿的红色小鞋,上面有绣工不算细致的鸳鸯。他对婚姻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听村里的伙伴拍着手唱道:胡老幺撒开双腿在前面跑,他媳妇踮着小脚在后面追。
但 媳妇从没有追过胡祥年。她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女孩一样,生活被围困在里屋堂屋厨房茅厕几间房里,本分,当然也无趣。婚后他们分到两亩地,胡祥年每日出去务 农,妻子在家做饭。她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在行将落日的黄昏,踮着小脚站在院子门口张望着一道道顺延而下的田埂,只要看见他的身影在弯弯曲曲中出现一点模糊 的迹象,她就很高兴。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