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文西打算去英国留学的时候,他妈妈哭得稀里哗啦的,为达文西半生不熟的英语发愁,晚上经常从梦里哭醒。
孩子他爹比她坚强一点,说就得逼逼他,我看韩家的大小子出去时也是说一口半吊子的英语,这下回来出息了,都银行高管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也发慌,儿子从小学习就吊儿郎当,他手里也捏着把汗。
到首都机场送行,是他大舅开的车,达文西的妈妈一路上止不住地流泪,手脚都哭麻了。
进了候机大厅一看,黑压压一片全是留学的孩子,达文西他爹心下欢喜,赶得上赶大集了,竟然还撞见失散了三十多年的中学同学,一打听也是送孩子留学的。眼圈都有点红,声音都有点喑哑,都互相打气鼓励:留学是对的!大势所趋啊!不留学没出路啊!嘴上这么说着,心里都知道孩子如果能考上个清华、北大,留不留学那就两说了。
正说着,前面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嚷嚷,去英国的飞机可以进去了。达文西拖着那个“铁塔”牌的大包就往里冲,他爸拦住了他,嘴里说着,哎哎哎哎,到了国外可就不兴这个了,然后按着儿子的肩膀说笃定、笃定!儿子进去半个小时又窜了出来,行李超重了,打开包卸货。
几乎每家孩子的行李都超重了,家家都在打开包卸货,一看包里装的无非都是豆腐乳、辣椒酱、榨菜之类不上档次的东西.知道外面的唐人街啥都有卖的,为的是父母疼孩子的那份心。
最后终于快起飞了,达文西出来和爸爸妈妈拥抱,孩子他爹一手搂着儿子,一手狠掐老婆的胳膊,让她憋着别哭出声来。
达文西走了很远,一直走到英国,都深刻地记着母亲因为压抑哭声,瘦小的身子一抖一抖地抖个不停,每当想起那一刻,就有一种温暖从心口化开,慰藉了在漫长的雨雪交加的冬天里那颗孤独的心。
达文西的父母回到家里都没有吃饭,他们在网上查找有关英国和天气的所有信息,结果很让他们放心。
第二天半夜,电话铃响,达文西说已经平安到达,这边的爹娘同时流下了眼泪。
达文西不在家的日子,家里就空前寂寞了,达文西的妈妈说空巢期提前到来了。因为达文西,妈妈变得空前善良、特有同情心:别的科室新分来的大学生和她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她常常想着把做好的红烧排骨、酱肘子打成包带到单位。达文西的妈妈回家跟老公说了,老公十分懂,知道这是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可真是个好东西,达文西在英国也养成了为女士让座、开门、让行的好习惯。有英国人的绅士和环境的因素,也因为惦挂着远在千山万水的母亲。
他留学的地方在苏格兰高地,刚去的时候是夏季,无比清凉,是地理课本上学到的典型的太平洋西风带,玫瑰在每一家英国人的院落都开得鲜艳。达文西想着回国时给妈妈带回去英国玫瑰的种子,他知道妈妈特别喜欢“戴安娜粉红”,他希望他们家宽敞的大晾台上也能盛开着苏格兰玫瑰。
达文西去英国留学,一年二十几万元的学费,而不是到更便宜的其他国家,这里面饱含着妈妈的英国情结。他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妈妈在看《呼啸山庄》、《简·爱》、《远大前程》、《理智与情感》,阴霾的、风雪交加或开满玫瑰的山谷、彬彬有礼的绅士、穿蕾丝花边的淑女、下午茶,这就是妈妈心目中的英国,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她没有想到她的儿子能圆了她的梦。达文西在妈妈的梦想中成长,妈妈用温柔的、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儿子感染着她的理想,所以达文西是一定要去英国的。
达文西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孩子,一个月的语言培训很快过了关,功课也不算太紧,他记住妈妈说的话,千万别窝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如果单单是上学,电视的远程教育就可以解决,犯不上千辛万苦跑到人家的国家去,重要的是文化。
达文西第一次和同学们去了一个酒吧,一个英国老头凑过来问他:“你是日本人?”他感到非常受辱,因为他长了一米九的个子。●后来那个老头又问他:“那么你是香港人?”达文西说我是北京人。那个老头自顾自地说他讨厌日本人,他去过香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头说他喜欢中国人。达文西对他肃然起敬,他们碰了杯,还不止一次。晚上回到家达文西就把这件事QQ给了妈妈。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