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不能失去自信

4/5/2019 11:02:04 PM 人评论

物资匮乏时期,百姓购物,只要有机会,首选的是“出口转内销”。因为毕竟那曾经是为洋人准备的东西,质量好,马虎不得。选洋人看上的东西没错,即使是洋人看过一眼后来没要的东西,也比自己手上的好,毕竟有些东西洋人根本不看。后来有进口货卖了,大家…

物资匮乏时期,百姓购物,只要有机会,首选的是“出口转内销”。因为毕竟那曾经是为洋人准备的东西,质量好,马虎不得。选洋人看上的东西没错,即使是洋人看过一眼后来没要的东西,也比自己手上的好,毕竟有些东西洋人根本不看。后来有进口货卖了,大家崇拜洋货。再后来贸易发展,我们发现,洋人喜欢的是有中国味道的东西,于是乎大家又跟着“返璞归真”,这才重视起祖宗留下的东西了。

把这种心态转移到人才观上来也有意思。“人才”最得意有力的筹码就是“国外公司曾以高薪挽留”、“外商曾想以一千万美元购买他的专利”……挟洋人、外人以自重,从来是一些人博取名利、巩固地位的一种战术。一个人在单位里不受重视,从来没有阳光普照一下,但如果有一天他的发明在国外获奖,他的论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他的产品受到外商好评,他和知名富豪共进晚餐……那么不独上司与同僚对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有可能鼓起西崽般的眼睛,觑得众人如无物一般。

在外国读得博士,固然不易,但是相比而言,国内有些博士学位也并不好拿,某些专业的含金量并不比欧美的逊色。但如果得了洋博士便能说自己“毅然回到祖国”,国产博士就说不起这种话。有某校中文系“系花”,在美国读到“汉语博士”,“毅然回国”“讲学”,很有一些教授去捧场,因为人家有邀请中国同行访美的资格。连以前骂她“花瓶”的教授,也坐在下面拼命地拍着自己的一双老手。

在工商界,十多年前,说得最多最腻的话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国际”,在我们这就是最有面子的事。曾在南京郊区见一饮料厂,三五间半旧的房子,一堆坛坛罐罐,但是门口旗杆高耸,赫然飘扬着两国国旗和厂旗,村民大概觉得自己“涉外”了,对我们这些“国内访问者”爱理不理。现在则好多了,中国成了制造大国,国际市场充盈“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再吹嘘“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已经背时了。

经久不衰的是仍然记录洋人称赞中国的言论,比如说中国经济如何最有活力,中国的农民如何之富裕,中国的市场如何繁荣等等,听了使人陶醉。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一类话并不能让人感受到真诚,因为我们中国目前不需要这样的恭维。可是因为这些话是洋人说的,“旁观者清”,可能比自己说更显得有价值,所以有人乐此不疲。

谈生意做买卖,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不能把自信搭售出去。

上一篇:一次难忘的演讲

下一篇:被安排的生活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