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大院”们的诚信

4/5/2019 11:04:03 PM 人评论

现在叫“大款”,早年好像叫“大院”。不过,不是泛指所有腰缠万贯者,而是单指某籍的腰缠万贯的“成功”巨商。当记述他们成功史的“赵家大院”、“钱家大院”、“…

 

现在叫“大款”,早年好像叫“大院”。不过,不是泛指所有腰缠万贯者,而是单指某籍的腰缠万贯的“成功”巨商。当记述他们成功史的“赵家大院”、“钱家大院”、“孙府大院”、“李氏大院”在荧屏上鱼贯而出接踵而至时,我也被忽悠得五迷三道过。可也是啊,那么多人经商,能取得大成功者却屈指可数,想必有其独特的成功之道。看了这些“大院戏”,明白了,人家靠的是“诚信”二字。然而古人说得好,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赵家靠诚信,钱家靠诚信,怎么孙府、李氏靠的也是诚信?就没有一家有那么一项别家没有的绝活?何况还有一句老话,叫“事怕颠倒理怕翻”。反过来,那些遍布城镇乡村的油盐小店夫妻店,一开一辈子,原来多大还多大,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不讲诚信?
应该说,对这些“大院戏”的赞扬也没起好作用。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赞扬,才提醒我去注意,在相关的逻辑环节里,是不是有某个环节“等号两边不相等”。一些赞扬文章在论及“大院戏”的“现实意义”时经常指出,现在是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诚信经济。这话我信。而且,以我的理解,市场规范不规范,就看它是否具有有效的规则和机制,使讲诚信的商家获益,不讲诚信的商家受损,从而确保消费者的权益。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大院”们辉煌的时代,最多只有市场经济的“萌芽”,根本谈不上规范的市场,它又怎么能确保诚信成为成功之道——而且还是“大成功”之道呢?
于是我注意到,在这些“大院戏”里,讲的都是成功史。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大院”们,在辉煌一阵以后都衰落了,但“大院戏”无一例外都对此讳莫如深。我能意识到,这事儿在逻辑上有麻烦,因为如果认定创业者的成功靠的是讲诚信,那么后来的衰落,就得归咎于后代的不讲诚信,难免有损该家族的声誉。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资料,说某籍巨商们的辉煌期都在清末,到民初便集体地迅速地衰落,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发迹靠的是与官府乃至朝廷的交往,由于这种交往太深,清朝一亡,立刻没戏。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在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但我立刻觉得它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那么,对这些“大院戏”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逻辑推导呢?再说它是提倡商家讲诚信,就有点说不通了。当年“大院”们的辉煌,靠的是官商勾结,在那个完全没有规范的市场的年代,有它情有可原之处。“诚信发家”云云,不过是一种事后的虚构。在市场仍然不够规范,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的今天,商家的诚信观,也根本不是靠电视上演演“大院戏”能够解决的。那么,在各种可能的比较当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现实意义”,就是这些“大院戏”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让我们相信:现在的大款们并没有所谓的“原罪”,都是因为讲诚信才发大财的。咱们有言在先,这个游戏只玩逻辑;它是不是“真”的,不在游戏范围之内。

上一篇:遗产

下一篇:语丝两则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