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作为文明古国的国民,有着许多文明的传统,传统之一是很讲究谦逊。
中国人的谦逊自有其中国特色,特色之一是自轻自贱。
自轻自贱的体现是贬低甚至辱骂自己与自己的家人,美其名曰谦辞。
比如自称时使用卑人、鄙人、敝人、兄弟、不才、在下、小的、卑职、窃等字词;称自己的身体为贱体;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糟糠;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待客的酒为薄酒、浊酒、水酒……甚至连当皇上的也免不了要谦虚地自称寡人。
这种自贱式的自谦,由于做得过分而近乎虚伪。
现在,人们都在注重自我的价值,尊重自己与家人的人格,上述的用词大部已被列入腐朽文化。社会进步了,很好!
事情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们都不谦逊起来,生怕贬低或没有抬高自己,这似乎形成了新的中国特色。
比如你没有称呼人家的官衔,或者把谁的头衔介绍得不齐全,把谁的职务前面的副字没有省略掉,把谁的名字没登上、形象没录上、照片没排上,功绩没写上,都会招来本人的不快或大为不满。
你再看看那些名片、简历上的文字,哪里还能找到谦逊之词?即使有,也不过是个别人为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自我调侃而已。
总之,在当代中国,鄙人、敝人几乎绝迹了,名人、名家正遍地开花。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