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儿童不宜

4/5/2019 11:10:18 PM 人评论

世界上没有一位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  但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比不上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抱有更高的期望值了。这个萦绕在中国家长头脑和心灵中的“望子成龙”情结,根深蒂固,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来,有增无减。因此,中国的学…

世界上没有一位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

   但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比不上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抱有更高的期望值了。这个萦绕在中国家长头脑和心灵中的“望子成龙”情结,根深蒂固,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来,有增无减。因此,中国的学龄儿童,大概也是这个世界上压力最大,负担最重的小孩子了。

   因为,当下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为儿为女,不惜心血,凡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力的措施,无不下大决心,下大本钱,下大功夫,逐一兑现,逐一做到。其目的,就是要造就一个神童。真是可怕,中国父母心底里的神童期待,使得中国儿童的学习负荷,已经到了不堪其苦的地步。现在,又有人大声疾呼,让儿童在启蒙时期读经,这种历史的倒退行为,实在是对孩子身心的戕害。

   在中国,一个小生命,从妊娠期开始,就接受胎教,还在孕儿期,就生活在挂了一屋子的画片中,不管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也要你隔着肚皮看,硬让你看;呱呱坠地,成天被放送的乐曲熏陶着,管你听见听不见,管你喜欢不喜欢,硬要你听。而学龄前的教育,更是层层加码,步步提高,时时刻刻,连哄带唬地强迫着,一岁识汉字,两岁学英语,三岁背唐诗,四岁弹钢琴,五岁上电脑……

   等到上了小学,更是全方面地填鸭式教育,硬往你脑袋里灌。除了正经课程以外,家长还要在放学以外,辅以特殊的才艺教育,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诸如美术绘画,音乐书法,钢琴乐器,芭蕾舞蹈,反正社会上有着各式各样赚孩子钞票的补习班,为父母者,哪怕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给子女进行智力投资,是绝不吝啬的。

   于是,双休日的两天,从早晨睁开眼到晚上睡上床,我们中国的未来主人公,日程排得满满的,比一般的领导干部还要忙些。

   这种疲于奔命的超负荷运转,对孩子的心理压力,体力消耗都太过沉重。正在生长期的儿童,整天拴在教室里,课堂里,绑在座位上,琴凳上,埋在作业中,课程中,还得对付各式各样的考试,还得应付各式各样的课外课,早起晚睡,勤学苦练,兢兢业业,夙夜匪懈。我认为,其实古人的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也就不过如此。

   如今,我简直不胜其诧异,难道觉得孩子们一个个已经长得像豆芽菜似的,还嫌不够吗?非要让他们长成豆腐丝那样才甘心?竟挖空心思要让他们读经,整天之乎哉也,早晚呜呼尚飨,那不是又回到清朝了吗?因此之故,儿童不宜,对那些提倡读经的人士来说,应该有所警醒。

   经是应该读的,而且等到孩子长大,觉得应该读经,需要读经的时候,他会潜下心来去读的。成年以后再读经,怎么说也不迟的。活到老,学到老,我估计现在鼓吹儿童读经的人士,小时候已是民国和解放以后,未必从小就读经。你不也是老大不小,才去接触线装书和文言文的吗?

   因此,以为从小灌输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精神,就可以提高国民的教养和素质,其实是一种虚妄的想法。为什么不回过头去看一看,三百多年读经过来的大清王朝又如何?那时,人人都从启蒙当天,给孔夫子牌位磕头起,就开始读经的,还不是读出来一个“一盘散沙”,“东亚病夫”的结果吗?说到底,所以出现这种要让孩子读经的想法,也还是中国人的望子成龙情结在起作用。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他领他的儿子去照相,在日本人开的照相馆里拍照,就显得活泼开朗,顽皮可爱。到了中国人开的照相馆里,同是这个孩子,照出来的模样,拘谨呆板不说,而且活模活脱一个小大人,他为此很感慨一番。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父母,总是按照成年以后的自己,来塑造孩子的形象的。这其中,我也能猜想得出那些提倡儿童读经的人士,那面孔上的一本正经,苦口婆心。因此从中国儿童的脸上,不难看出他父母的影子。由于自父母那儿得到的,几乎全是有益的教导,勉励的劝告,上进的鞭策,乃至于带有压力的儆戒,很少被鼓励放下书本作业,去跑啊跳啊,像小动物一样欢乐玩耍的。因此这样循规蹈矩的孩子,坐在相机前面,怎么会不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呢?照相师是中国人,自然要按中国人心目中的乖孩子形象来揿快门的。

   童年,应是人生最美丽的梦境,童真,也是人生最纯洁的感情,若是既失去童年,又失去童真,幼小的躯体,装的已是成人那硬化出一层老茧皮的心灵,还要逼着他们去读孔乙己读过的东西,无论如何,这是有悖于人类成长的天性的。

   鲁迅先生还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风筝》,写他怎样扼杀了他弟弟童年时欢乐的一段往事。先生那时也并不大,大概少年老成的缘故,讨厌放风筝,所以发现他弟弟偷偷做着这东西,便恼火了,一把抢过来,掷在地下,用脚踩扁了。多少年以后,他从一本书里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才想起自己青年时代的行状,对于他弟弟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而悔恨不已。

   我真希望提倡儿童读经者深思。

   连小猫小狗也是活蹦乱跳,快活开心的,这就是所谓的“天然”了;那么,儿童应该是儿童的样子,应该拥有他这个年龄段里一切的欢笑,快乐,天真和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权利。再说,每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再,若是社会和家长珍惜孩子这份天然,让他们是儿童而不是成人那样,度过自己的幸福童年,岂不更好吗?
 

上一篇:重来……照旧

下一篇:嘴上所说的人生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