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教育你的父母

5/31/2019 3:50:01 PM 人评论

“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话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刺耳,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前半句人人皆优为之,后半句却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冻梨,痴呆黄耆,步履…

  “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话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刺耳,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
  
  “活到老,学到老。”前半句人人皆优为之,后半句却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冻梨,痴呆黄耆,步履维艰,还教他学什么?只合含饴弄孙(如果他被准许做这样的事),或只坐在公园木椅上晒太阳。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弃,应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生七十才开始”。西谚有云:“没有狗老得不能学新把戏。”人岂可不如狗?并且可以很容易地举出许多榜样,例如:
  
  一、摩西老祖母一百岁时还在画。
  
  二、罗素九十四岁时还在为世界和平奔走。
  
  三、萧伯纳九十二岁还在编戏。
  
  四、史怀泽八十九岁还在非洲行医。
  
  五、歌德写完他的《浮士德》时是八十三岁。
  
  旁敲侧击,教他见贤思齐,争上游,不可以自甘老朽,饱食终日。游手好闲,耗吃等死,就是没出息。年轻人没出息,猶有指望,指望他有朝一日后悔自新。上了年纪的人没出息,还有什么指望?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已经生儿育女,在父母眼中他还是孩子。所以老莱子彩衣娱亲,仆地作儿啼,算是孝行。那时候他已经行年七十,他的父母该是九十以上的人了。这种孝行如今不可能发生。如今的孩子,翅膀一硬,就要远走高飞,此后男婚女嫁,小两口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五世同堂乃成为一种幻想,或竟是梦魇。现代子女应该早早提醒父母,老境如何打发,宜早为之计,告诉他们如何储蓄以为养老之资,如何锻炼身体以免百病丛生。最重要的是,要他们心里有所准备,需要自求多福,颐养天年,与儿女无涉。俗语说:“一个人可以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爸爸。”那就是因为儿子本身也要养活儿子,自顾不暇,既要承上,又要启下,忙不过来。十个儿子互相推诿,爸爸就没人管了。
  
  代沟之说,有相当的道理。不过这条沟如何沟通,只好潜移默化。上一代的人有许多怪习惯,例如:父母用钱的方式,就常不为子女所理解。年轻人心里常嘀咕,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一方面钱也带不进棺材里去,一方面将钱看得像斗大,一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舍不得摘下来。眼瞧着钱财越积越多,生活水准却不见提高。你光是嘀咕没有用,要逐步向父母展现新的生活模式。看他的一把座椅缺了一只脚,垫着一块砖,勉强凑合,你便不妨给他买一张转椅,躺椅之类,看他肯不肯坐。看他的衣服捉襟见肘、污渍斑斑,你便不妨给他买一件松松大大的夹克,看他肯不肯穿。这当然不免要破费几文,然而这是个案研究的教学法,教具是免不了的。终极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过现代的生活,要让他知道消费未必就是浪费。
  
  勤俭起家的人无不爱惜物资。一颗饭粒都不可剩在碗里,更不可以落在地上。一张纸、一根绳,都不能委弃,以致家家都有一屋子的破铜烂铁。陶侃竹头木屑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须知陶侃至少有储存那些竹头木屑的地方。如今三室两厅的逼仄局面,如何容得下那一大堆的东西?所以做子女的在家里要不时地负起清除家里陈年垃圾的责任。要教导父母,莫要心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我们中国人一般没有立遗嘱的习惯,尽管死后子女打得头破血流,或是把一张楠木桌锯成两半以便平分,或是缠讼经年丢人现眼,就是不肯早一点安排清楚。其原因在于讳言死,人活着的时候称死为“不讳”或“不可讳”,那意思就是说能讳时则讳,直到翘了辫子才不再讳。逼父母立遗嘱,这当然使不得。劝父母立遗嘱,也很难启齿。究竟如何使父母早立遗嘱,就要相机行事。乘父母心情愉悦的时候,婉转进言,善为说词,以不伤感情为主。等到父母病革,快到易箦的时候才请他口授遗言,似乎是太晚了一些。
  
  教育的方法多样,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若非低能,大抵也会知道模仿。在公共场所,如果年轻人都知道不可大声喧哗,他们的父母大概也不会大声说话。如果年轻人都知道鱼贯排队,他们的父母也会不再攘臂抢先。如果年轻人不牵着狗在人行道上遗矢,他们的父母也许不好意思到处吐痰。种种无言之教,影响很大,父母教育儿女,儿女也要教育父母,有些事情是需要解释的,例如:中年发福不是好现象,要预防高血压,要注意胆固醇,等等。
  
  有些父母犯了错误,甚至恶性重大不堪造就,为人子者也负有教育的责任。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不可不管;他不听,也不可放弃不管,更不可怨恨。当然,更不可以体罚。看父母那副孱弱的样子,不足以当尊拳。

上一篇:40秒问候

下一篇:母亲赐予我的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