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

5/31/2019 3:55:52 PM 人评论

1我常常想起魏晋时期,阮籍的一件事。阮籍的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家的传统,父母去世,即使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出来的。但阮籍不哭。宾客来吊丧时哭成一团,他却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

  1
  
  我常常想起魏晋时期,阮籍的一件事。
  
  阮籍的母亲过世时,他不哭。
  
  按儒家的传统,父母去世,即使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出来的。
  
  但阮籍不哭。宾客来吊丧时哭成一团,他却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
  
  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
  
  他不是没有道德,他是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当中国传统的儒家群体文化碰到个体,就产生了“竹林七贤”。他们是七位特立独行的个体,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旁人都觉得悲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
  
  2
  
  我当老师的时候,也曾经对特立独行的学生说:“你干吗这样子?别人都不会这样。”说完,我突然觉得好害怕。
  
  近几年来,我常在做忏悔和检讨。
  
  在大学任教这么久,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师,却也曾扮演过压迫孤独者的角色。
  
  有一次看到女学生为了参加舞会,凌晨两点钟在围墙的铁丝网上叠了几床棉被,一翻而过。我告诉她们要罚背诗、写书法,但不会报告给教官。
  
  其实我心里觉得她们很勇敢,但还是把她们劝回去了。
  
  更有趣的是,关于这个铁丝网,校长曾在校务会议上得意地说,这是从德国进口的圆形铁丝网,各方面都可以防范——可是20岁上下的女孩子,你关都关不住。
  
  3
  
  后来我如何大彻大悟了呢?因为一个学生。
  
  有个学生在校园里贴了张布告,内容是对学校砍树的事感到不满。这个人是敢做敢当的二愣子,把自己的名字都写了上去。
  
  认同的鼓掌叫好,说他伸张正义。还有人在布告后面写了一些下流的骂校长的话,但他们都没有留名字,只有二愣子被抓去了。
  
  学校决定要严办此事,当时我是系主任,我打电话给校长。
  
  校长说:“我要去开会,马上要上飞机了。”我说:“你给我10分钟,不然我马上辞职。”我保住了这个学生,他没有受到处罚。
  
  但是当我把这个学生叫来时,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为什么不让他们处罚我?”我到现在还在想这件事。
  
  在群体文化里,二愣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很正直,有话直说。布告这件事中,包括我在内的师长,都是在伤害他。
  
  我动用我的权力去保护他,可是对他来讲,他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为什么不让他据理力争,去向校长、向训导单位解释清楚,让他为自己辩白?
  
  不管是爬墙的女孩,还是那个贴布告的学生,都是被我保护的。
  
  但是,我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是在伤害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的孤独感无法完成——我在设法让他们变得和群体一样。
  
  就像阮籍等人,都是被逼到绝境时,他们的哭声才震惊了整个文化界。当时如果有人保护他们,他们便无法仰天长啸了。
  
  4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娶了公主为妻,是皇帝的女婿,但他从没有利用驸马爷的身份追名得利。嵇康40岁时遭小人陷害,说他违背社会礼法,最后被押到刑场砍头。
  
  他究竟做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不过就是夏天穿着厚棉衣在柳树下烧了个火炉打铁。
  
  这不是特立独行吗?这不是在和群体的理性文化对抗吗?这是法律在判案,还是道德在判案?
  
  嵇康被押上刑场的罪名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这个罪名留在历史里,变成许多人的共同罪状——我们判了一个特立独行者的死刑。
  
  嵇康40岁上了刑场,好友向秀为他写了《思旧赋》。写到他上刑场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
  
  嵇康是一个美男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当他走出来时,所有人都被震惊,因为他是个大音乐家。在临刑前,三千太学生还集体跪下求教,然而,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有人说,嵇康怎么这么自私,死前还不肯将曲谱留下?但嵇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
  
  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每次读向秀写的《思旧赋》,我总会为之动容。生命孤独地出走,却整个粉碎在群体文化的礼法教条上。
  
  5
  
  忠、孝究竟是什么?当我们在谈孤独感时,就必须重新思考这些我们自以为已经很熟悉的伦理规范。
  
  儒家文化有其伟大之处,孔子的哲学也非常了不起,但当一种思想独大之后,缺乏牵制和平衡,就会产生许多问题。
  
  从法国回来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是校内13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如果要给学生记大过,就必须开会,由13位主管都同意并签字后才能通过。
  
  我第一年参会时遇到一个案例,那是1977年发生的事。一个南部学生到北部读书,在外租房住,房东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说这个学生品行不良,趁他不在时勾引他的老婆。学校就以此为罪状,要学生退学。
  
  我觉得应该要了解背后的因由,当时不愿意签字。当我提出看法时,听到旁边有个声音说:“蒋先生毕竟是从法国回来的,观念比较开放。”
  
  我吓了一跳,我还没来得及说明,就已经被判定了性质。
  
  不管是这个案例还是前面提到的自我反省,其实都是不自觉地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想当然”,即使事后发现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去回想为什么当初会“想当然”。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讨自身为起点。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上一篇:母亲的私人时间

下一篇:人心的裂缝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