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如果穷的仅剩下希望

5/31/2019 3:56:00 PM 人评论

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几乎都在为一个饭碗而不遗余力。对此,我很不理解。如果把一个饭碗,把一套房子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话,实在是人生的悲哀。如果大家想一想,从你出生来到人世间,你什么时候为了饭碗和一张床而忧虑过呢?为什么大学毕业了,反而为此而奋斗呢…

  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几乎都在为一个饭碗而不遗余力。对此,我很不理解。如果把一个饭碗,把一套房子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话,实在是人生的悲哀。如果大家想一想,从你出生来到人世间,你什么时候为了饭碗和一张床而忧虑过呢?为什么大学毕业了,反而为此而奋斗呢?
  
  人生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当你有了这些的时候,你才会对暂时的物质条件不以为意。其实,生活的哲学是这样的:当你的理想实现的时候,当你的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地的时候,所谓那些物质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
  
  在汕头大学2012届毕业生面前,84岁高龄的李嘉诚回忆说,自己6岁时陪家人聊天时,叔叔说起城中老板估计有20万枚龙银(以古董价计算约值3亿元人民币),祖母说,“不知我们哪一代的子孙,才可能像别人那样。”
  
  李嘉诚说:“78年过去,我曾在扫墓时倚在祖母的墓边,低声向她说:‘我们已经做到了’。”2013年3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最新全球亿万富豪榜,李嘉诚以255亿美元位列第九名。
  
  这个形容自己曾经失去求学机会、没有任何资源、“穷得只剩下希望”的企业家,没有向学生们长篇大论地讲述他如何挣扎求存、奋抗命运变幻无常的故事,而是坦言自己在青年时代,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无发展空间”的眼前安逸。
  
  李嘉诚由此勉励那些对现实感到无奈的年轻人,任何“成功秘方”最关键的元素,都是“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
  
  李嘉诚回忆起自己当年订立的目标之后,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们与命运许下承诺,凭仗智慧和勇气,实现你的梦想及贡献我们心爱的祖国大地、和我们彼此共存的世界。”
  
  一代文学巨匠沈从文仅仅有高小毕业的文凭。他12岁就被送到军中学习军事,到了15岁就已经作为一名正式的军人转战湘西的丛林了。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决定离开湘西的丛林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理想。他告别了军队,搭上了去北京的列车。来时军需处给他的27块钱还没有到北京就花光了。在武汉,一位军人借给他10块钱,到了北京的时候,摸摸身上仅剩下7块钱了。此时他的大姐沈岳鑫和姐夫田真一正在北京,他就去找他们。姐夫问他: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沈从文说:我来寻找理想。姐夫十分惊诧:寻找理想?什么理想?沈从文说:想读书,写文章。姐夫听完十分钦佩,很赞赏地说:很好,很好,人家带了弓箭药弩到山中猎取虎豹,你赤手空拳带着一脑壳幻想来北京作这份买卖。我告诉你,既为理想而来,千万不要让理想失去!因为你除了它,什么都没有。
  
  姐姐和姐夫他们不久就回湘西了,年轻的沈从文就开始了他在北京为寻找理想而闯荡的人生历程。他首先报考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但他仅仅高小毕业的文化水平,考试时一问三不知,人家连报名费都退给了他。同班考试的人和老师对他说,你赶快回家吧,这做学问的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而更可怕的是,此时他的经济来源完全断了,他陷入了生活困境。他责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实现我的信仰呢?考不上,我就自学,没有饭吃就卖卖报纸,帮别人做小工,我总之是不能退缩。他在银闸胡同租了一间由储煤间改造而成的又小又潮的小房子,房子仅能放下一张小床和一张小木桌,沈从文称为“窄而霉小斋”。因为房子很小,他微薄的收入除了吃饭还可以应付得了。他很高兴,相信自己又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了。他白天去京师图书馆读书,傍晚去街头卖报,晚上在自己的斗室里伏案写作。北京的冬天很冷,他没有条件生火炉,就坐在被窝里写。尽管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条件对于只有20岁的沈从文来说困难太大了,但那个神圣的信仰在鼓舞着他,激励着他,使得他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苦中有乐。他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但文章投出去却都如石沉大海。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年时间。他开始怀疑自己,自己真的不是搞文学的材料吗?他给当时的知名作家郁达夫等人写信,备述自己对文学的信仰和苦苦追求的艰辛。不料他的信还真的引起了郁达夫的注意,当时已经名满文坛的郁达夫去那个小房子里看望了几乎濒临绝境的沈从文。这个湘西青年对文学的信仰和生活的艰难强烈地震撼了郁达夫,他回去立即写成了那篇著名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自此,中国文坛上一段传世佳话产生了,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家开始走上文坛了。郁达夫的关注,使得天资聪颖,生活阅历丰富,又有了一定文学积淀的沈从文很快名满京华。很多年以后,沈从文在回忆自己的那段经历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各种生活的困难就不足为虑了。
  
  1985年,有几个自称“迷途羔羊”的学生,联名给巴金先生写信,要“寻找理想”,希望他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他们实现理想的“神秘钥匙”,并以“神奇的力量”带领他们朝着理想飞奔。
  
  巴金先生抱病给几位同学写了回信,谈了他对理想的看法。
  
  巴金说:“把个人的生命连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在人类繁荣的时候,我们只看见生命的连续,哪里还有个人的灭亡?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必须把它们分给别人,不这样做,我们就会感到内部干枯。”他坦率地告诉同学们,“我伏案写作的时候,追求的就是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最后,巴金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的学生:“我多么羡慕你们。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未来属于你们。千万要珍惜你们宝贵的时间。只要你们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理想不会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地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不要害怕,不要看轻自己,你们绝不是孤立的!昂起头来,风再大,浪再高,只要你们站得稳,顶得住,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
  
  几个年轻人从巴金先生那里得到了理想的答案,这个答案也从此影响了无数的人。
  
  有希望就足够了!所有成功者的人生经验里,最重要的成分就是他一往无前的抱负和希望。明白了这个秘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的人生也许下郑重的承诺?

上一篇:珍惜要趁早

下一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