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你一生的高度

5/31/2019 3:56:16 PM 人评论

刚毕业那会儿,小雨有些心高气傲,认为自己重点大学毕业,有个体面的出身,进好的公司理所当然。但她实践经验不足,又放不下身段去小公司历练,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频频被大公司拒绝,几度让她心灰意冷。朋友们劝她放低姿态,先进入小公司培养能力,积累一定的实力后,…

  刚毕业那会儿,小雨有些心高气傲,认为自己重点大学毕业,有个体面的出身,进好的公司理所当然。
  
  但她实践经验不足,又放不下身段去小公司历练,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频频被大公司拒绝,几度让她心灰意冷。
  
  朋友们劝她放低姿态,先进入小公司培养能力,积累一定的实力后,再选择跳槽进入更好的平台。
  
  痛定思痛,小雨深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综合考虑之下,小雨来到深圳的一家公司做软件测试。
  
  刚来那会儿,公司正在赶项目,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部门负责人去了北京开会,没人给她安排任务。一连好几天,小雨都无所事事。
  
  有一次,我回家时碰见了小雨,于是问她在公司感觉如何。小雨有些沮丧,向我抱怨没人搭理她,感觉工作十分无聊。
  
  我向她解释说各个部门正在赶项目,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让她能多理解一下。毕竟,人与人之间多一份设身处地,就会少一些自我伤害。
  
  刚入职场时,很多人不懂得将心态放端正,尚未明白公司有别于学校,别人不会处处护着你。你要告别被动式的学习,主动融入项目团队。
  
  那天聊完后,小雨豁然开朗。每次开项目会议时,她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主动向同事求教,并在关键处做好笔记。她不断努力,渐渐获得了同事的认可。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闹情绪,抱怨公司的不合理,但最后你会发现一切都于事无补,对工作毫无益处。那些所谓的委屈,不过是你内耗的后果。
  
  当时,我在公司的运营部,负责文案撰写及运营工作。悦姐是我部门的负责人,她对工作的要求十分苛刻,甚至连排版的小错误都不放过,经常将我们骂得狗血淋头。
  
  悦姐对待工作的态度,让我们的神经每天都时刻紧绷,生怕触了她的霉头。为了达到她的要求,我们不得不提高稿件质量,轮流审阅认真校对。
  
  那段时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选题以及写稿的能力突飞猛进。你认真对待工作,工作也会认真对待你。投机取巧的人,注定学不到任何技能。
  
  两个月后,公司招进了一些新人,而我开始带他们上路。相对而言,工作比较轻松,闲暇时可以跑到茶水间看书充电。
  
  这一切,都有赖于悦姐的提拔,否则我不会晋升得那么快。我渐渐意识到,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认真对待工作的人。
  
  有一次,与悦姐聊起家常。听完她的故事,我不禁唏嘘,感叹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
  
  悦姐本科学的是会计,工作后困倦了与数字为伍。更打击人的是,有些人能轻易应对一些工作,她却要翻来覆去花好几倍的时间。
  
  她拼命努力追赶,但越努力越失意,生生看着别人越跑越远。她常常因为工作的压力大,在深夜里无声哭泣。
  
  那一刻,她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职业。
  
  她高考那年填报志愿时,家里人说女孩子做会计比较好。当时年少懵懂,她对未来一片迷茫,于是便遂了家人的愿望,填报了会计专业。到了社会后,她才发现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这份工作。
  
  当时,悦姐喜欢写作,经常在网上更文,并且有一定的受众。有读者向她推荐一份广告创意的工作,她决定尝试一下,就这样进入了媒体行业。
  
  如今,悦姐已经是公司内容总监,她的成功不只是因为她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她对未来有了方向感,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又会做什么。她坚持的那份热爱就是她现在的工作。
  
  在工作中,有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你使劲儿的方向。遵从内心的方向,才是你工作的归宿。
  
  来北京工作时,我认识了阿强。他比我大十岁,在一家业内TOP1的公司里做着一份与我类似的工作。有一次,我很好奇,问他为何不尝试往前走一步。
  
  阿强有些苦恼,虽然平台不错,但无奈能力有限,凭着家里的关系勉强保住这个职位。看着别人高升时,他却只能干瞪眼,痛恨自己一事无成。
  
  阿强一边抱怨,一边悔恨,我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很多时候,人的痛苦大多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当初认为的那份稳定,成了陷入平庸的诱饵,一步步将自己拖死。
  
  真正的稳定,不是拿着固定不变的工资熬日子,而是你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创造更多的收入的能力。
  
  在深圳工作时,我认识了一位圈内前辈。自媒体流行时,他好奇地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在工作闲暇时开始练习写文章。
  
  刚开始,公众号的关注量只有零星数人,阅读量勉强达到十位数。他的目的很纯粹,认为写作就是写作,所以并未在意数据的多少,只享受写作的快乐。
  
  每个周末,当别人还在睡着懶觉,或者是打游戏时,他还要跑到市中心上写作课。除此之外,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两千字,每周阅读三本书。生活很忙碌,却很充实,他时常看书,写作到深夜。
  
  有一天,他像往常那样打开公众号后台,发现自己写的一篇文章火了,关注量居然破万,广告商、出版社主动上门找他合作。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他重新审视自媒体行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现代社会,并写出了一系列数据惊人的文章。
  
  有一次,我们谈到工作,前辈说了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公司只是一个暂时为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并非最终归宿。当工作到了一定的阶段后,你得学会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品牌。”
  
  通过自己努力,前辈成功地品牌化,并收获了自己的口碑。相对于公司而言,别人更注重他的价值。
  
  当意识到这点时,你会比别人活得更有目标感,努力得更有方向感。
  
  如何看待一份工作,意味着你怎样看待你的人生。如果马虎了事,你这一生也注定找不到成就感。
  
  你对工作的态度,也将决定你这一生的高度。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