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告别伪自律——

5/31/2019 3:56:34 PM 人评论

真正的自律,是悦纳自己的規律。1她成天盯着体重秤,满眼只有心率、体脂、卡路里。三四十分钟慢跑,做一二百个深蹲,从间歇性断食到“哥本哈根减肥法”。3个月后,她头发干枯,嘴唇开裂,走路都显轻飘。终于有一天,她憋不住了,在半夜潜入厨房,把一个…

  真正的自律,是悦纳自己的規律。
  
  1她成天盯着体重秤,满眼只有心率、体脂、卡路里。三四十分钟慢跑,做一二百个深蹲,从间歇性断食到“哥本哈根减肥法”。3个月后,她头发干枯,嘴唇开裂,走路都显轻飘。终于有一天,她憋不住了,在半夜潜入厨房,把一个馒头塞进嘴里……
  
  他在别人眼里,是个计划狂魔。连每天吃饭、上厕所都得掐表完成。慢慢地,他开始讨厌有人搭讪,讨厌所有扰乱计划的琐事,讨厌无益的开销与应酬。时不时,就忍不住鄙弃自己:“计划又泡汤了?你怎么动不动就困?你是蠢吗?”他把生活变成了一张表格。数不清的待办事项,密密匝匝的最后期限,挨个完成,逐个打钩,心里才舒坦。要是计划搁浅,行程生变,负罪感会瞬间爆棚。
  
  她和他,都是狠角色。可你信吗?自律这东西,也有真伪之分。有些人眼中的“自律”——是自虐,是强迫,是近乎残酷的完美主义。越偏执,就越崩溃。
  
  2伪自律者总会被不合理的执念洗脑。“她比我瘦,是因为她比我吃得少,运动多。”“他不喜欢我,一定是我腰不够细,腿不够长。”
  
  譬如成天一张苦瓜脸的节食妹子,从未在意减肥带给自己的内心变化,只是单纯压抑自己的欲望,忍受食欲被剥夺的煎熬,透支本就不多的意志力。恍如进了一间庙,披了袈裟,戴了金箍,满口佛理,却无佛心。
  
  事实上,任何需要“高度自律”的事,都很难长久。没有一种意志力,需要你我以绷断神经、透支身体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刻的成效。
  
  若在某人眼里,跑步要咬牙,加班要咬牙,投入学习要咬牙,其实也间接承认了,维持这一切是多么难挨啊。当你满心想着不疯魔不成佛,看似很励志,实际却在暗示自己:我现在好痛苦,还要多久才能结束?还得多少次才熬出头?可恨的伪自律,让你的重心由过程转为结果。捆缚其中的你,只想快点涅槃,早日挣脱。
  
  相反,那些真正的健身爱好者,往往不太在意体重。他们选择跑步、游泳、练器材,并非为了一副骨瘦如柴的小身板,而是热爱运动本身。塑形或减脂,不过是个附加值。他们知道,运动的成果不必用体重来评判,更不会拿“好女不过百”的落伍标尺测量他人。
  
  不管控制体重或管理时间,最终是为了让你觉得,自己是在按照喜欢的方式变得更好。最怕你照猫画虎,观望别人的生活,复制别人的节奏,却粘贴不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3你是否也发誓晚上11点前睡觉,却在半夜两三点打游戏玩手机?你是否下定决心每天跑步五公里,却一回家就钻进被窝,嚼起薯片,全程“葛优瘫”?你以为都是“意志力”惹的祸?错。
  
  自律是一场动力和阻力的角逐。它的本质,并非“我要在X点X分做X事”,而是“我可以自控,享受当下”。
  
  我身边那些真正的大神,也许不够拼、不够急、不够快,却很明白自己要什么、做什么。首先,他们不会对身体撒谎。其次,他们专注、热诚,享受当下的体验。这件事我真心喜欢吗?这件事我必须做吗?我能够为此负责吗?比起盲目争斗自我内耗,他们坦然而笃定,不会为了做而做。
  
  正因如此,他们有一套不被轻易撼动的价值观。难熬之时,也很少纠结于公式化的时间投入,而会把精力放在欲望的转移和吸收上。所谓的高度自律,对于他们而言,是习惯亦是本能。旁人嘴里苦行僧般的生活,就如他们的一蔬一饭,再寻常不过。
  
  别人通过跑步五公里得到的好身材,你若心脏吃不消,那就饭后散步保持体形;别人在自习室从早到晚十五六个小时,你若觉得超负荷,那就专注真正有效的时间。
  
  真正的自律,是悦纳自己的规律。明晰你的动机,调整你的计划,专注你的热爱,之后,便只需款款而行。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