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大学生之“大”

5/31/2019 3:56:54 PM 人评论

八○后的一位朋友,读完本科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应聘到一所艺术类民办院校供职。一直志得意满的他,近时却越来越感到有些自惭形秽,追问其原因,他实话实说:哈哈,我们那里的学生,绝对叫你目瞪口呆!大小也算一个教育记者,所以我对他的“目瞪口呆&rdq…

  八○后的一位朋友,读完本科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应聘到一所艺术类民办院校供职。一直志得意满的他,近时却越来越感到有些自惭形秽,追问其原因,他实话实说:哈哈,我们那里的学生,绝对叫你目瞪口呆!
  
  大小也算一个教育记者,所以我对他的“目瞪口呆”一说不以为然:不就是大学里男生女生卿卿我我、缠缠绵绵那些事儿吗?朋友“NO,NO”连声:你能想像我们那所才办了4年的民办学校,时不时的有学生模样的驾着法拉利、宝马等等名车在那儿显摆吗?你能想像有学生来回打车80元去新街口,仅仅是为了吃一顿哈根达斯吗?你能想像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大一的新生坐着飞机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吗?
  
  真的“不能想像”,差点“目瞪口呆”。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消费现象,我早已有所耳闻,并且有过亲眼所见:近些年,新生开学之际,接送车辆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新生的行李装备也越来越现代、时尚,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尤甚,艺术类民办院校的学生最甚。这是因为选择民办院校的学生,其家庭大多有着一定的经济实力,至于那些报考艺术类院校的孩子,更是家长们从小用钱“堆”起来、“砸”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着宽裕的家庭条件,往往才导致一些学生动力缺乏,成绩平平。
  
  大学生之“大”,应当是大智慧、大眼界,而不是大手大脚;大学生活的主体,应当是学习,而不是消费,更不是炫耀性、烧钱式的消费。不过,现在的大环境常常给学生们太多非理性的暗示与反复性的刺激,不谈社会上那些大款大亨一掷千金、花天酒地,当下一些高校本身也在好大求洋,从学校的校名,到校区的建设,到专业的设置。其实,涉世未深、对外界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轻学子,仅仅拥有心理上的消费冲动,他们属于不具备经济实力的“参照群体”,是家长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由于目前高校的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如果再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的炫耀性、发烧式消费,必然会愈演愈烈。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消费群体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往往不是被排斥、被冷落、被鄙视,相反会被追逐、被欣赏、被膜拜……
  
  一个对播音主持并无多少兴趣也无扎实功底的学生,在父母四处打通关系后,录进一所传媒学院,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到学校报到时,父亲递给他一张银行卡,“语重心长”地交代了一句:小子,给我好好处几个朋友回来!
  
  这位父亲的用意很明白:你学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在学校里处几个朋友就可以了。这位父亲的眼光很远大:传媒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是将来在省、市电视台出头露面的人物,有这样的朋友,足够他“开发”、“利用”大半辈子了。不得不承认,在世俗的生活中,朋友是一种特别的资源,关系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
  
  这样的家庭背景走出来的学生,他能安心学习吗?他能按捺住消费的冲动吗?换了我,我也不能,人在环境面前,很容易被同化;人在金钱面前,更容易失去理性,要知道,“有钱就变坏”不是那些败家男人的特征。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警惕那些“处几个朋友回来”的“朋友”,因为他们交友的目的,某种意义上是为自己将来编织关系网埋下伏笔,名曰“交友”,实为“交易”也。在朋友成才、成功之前,可能就要被他们拉下浑水,引上歧途。因为他们往往不会跟你谈人生、话理想、聊学习,而会把你引向酒桌、舞场、棋牌室、休闲中心,让你在奢华地享受、虚荣地满足中迷失自我,消解尊严!所以,大学生们要警惕这样的“朋友”,而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更要警惕那些“好好处几个朋友回来”的大学生,因为在一个精神空虚、缺乏底气的氛围里,许多人可能都希望借助名牌服饰、名车豪宅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尊重,获得羡慕的目光乃至欣赏的掌声。
  
  有人说,大学的英语表达是university,音译为“由你玩世界”。这里的“玩”,应当理解为一种自由自在的思想状态,不是消费意义上的“玩”,不是庸俗意义上的“玩”。而在媒体已经步入“娱乐致死”的这个时代,我们听得多的常常是“玩的就是心跳”的鼓噪,不是“玩物丧志”的忠告!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