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每一个努力的人,终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5/31/2019 3:57:58 PM 人评论

这两天,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感动了万千网友,被广泛转发,这个帖子的题目是“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发帖人叫魏祥,甘肃人,一个重度残疾青年,今年参加高考,成绩648分,超过近几年清华大学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他已经报考清华大学,他发帖的目的…

  这两天,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感动了万千网友,被广泛转发,这个帖子的题目是“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
  
  发帖人叫魏祥,甘肃人,一个重度残疾青年,今年参加高考,成绩648分,超过近几年清华大学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
  
  他已经报考清华大学,他发帖的目的是希望清华大学能提供一间宿舍,他能和母亲一同前往,方便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这个帖子引爆了网络,而清华的回应也温暖了很多人……
  
  魏祥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今年19岁,应届高中毕业生。早在他10个月大时,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并椎管内囊肿疾病,这种疾病导致他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
  
  年幼的魏祥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早上或抱着或背着孩子去幼儿园,中午接回来吃饭,下午再送再接。
  
  相依为命的一家人不觉得日子有多苦。
  
  但命运似乎跟他们一直“较劲”。
  
  2005年,魏祥的父亲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去世,留下无助的母亲和身体残疾的他。
  
  当时他们母子感到天都塌了,精神崩溃,完全处于低迷的状态。母亲想不通,为什么命这么苦?但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母亲挺了过来,毕竟孩子需要有人照顾,如果她倒了,他就没家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夏瑞云一边陪孩子读书,一边四处打听好医院。
  
  2008年,她带着魏祥去北京一家医院做手术,但这次手术也未能完全改善他的身体状况。
  
  为了能够让孩子正常读书,从小学到高中,风雨无阻,只要没有急事,她都会成为孩子的“双腿”,接送他上下学。小学时,她还能背得动魏祥。到了初中,随着他体重日益增加,她已经背不动了,就推着自行车送孩子上下学。
  
  十余年如一日。夏瑞云陪孩子上学,陪孩子锻炼,用所学护理知识,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他的行走能力。
  
  久而久之,魏祥在母亲的鼓励下,渐渐学会了用双拐进行短距离的步行。
  
  魏祥能克服的困难一定自己克服。他坚信虽然身体有问题,但他照样可以活得很精彩。
  
  面对命运的不公,魏祥和母亲认准一个道理:与其抱怨,不如多一些乐观、豁达,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魏祥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他善于思考、乐于助人。每当同学在数学方面遇到难题时就会向他请教,他也因此成为“难题库”。
  
  因为他从小到大不能动,只能坐着,所以比较安静,喜欢思考,爱动脑筋。
  
  时间长了,就特别喜欢数学、物理这些课程,他也非常喜欢挑战困难的过程。他对学习之道有着独到的理解,打好基础是关键,和同学之间加强交流有助于巩固知识,比一个人埋头苦学有效果。
  
  学习上,魏祥爱钻牛角尖,一道题解不出来,有时他会思考上四五天,直到最终解决问题。
  
  遇到压力特别大时,他会听音乐、读童话书,甚至睡懒觉放松,或者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坐着轮椅出去转一转。
  
  中专毕业的夏瑞云只能尽可能给魏祥提供生活上的照顾,而在辅导儿子学习方面她爱莫能助。而魏祥在学习上很让她省心,他的成绩在学校一路领先。他的理想是上清华大学。
  
  今年魏祥要参加高考了,他不负众望,考了648的高分,位列全省理科83名。
  
  当通过电话第一次查询高考成绩时,他和母亲很惊讶,查了第二遍后,才确认确实考出了高分,超过了清华大学近几年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
  
  可是,在欢喜中,他们又平添了一分忧愁,毕竟魏祥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弱,如果去清华大学上学,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魏祥在帖子中请求说:
  
  “由于我身体的原因,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亲人的随身陪护,以照顾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妈妈为了陪我上学无奈放弃工作,仅有的经济来源将要斩断……”
  
  “恳切希望贵校在接纳我的同时,能够给我们母子俩提供一间陋室,仅供我娘儿俩栖身而已,我将万分感谢!”
  
  清华招办主任在网上看到文章后,第一时间在魏祥的帖子下面留言回复。这回复令网友称赞:这是真正的清华温度!目前,这两条留言获赞超过一万: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表示,考生魏祥的情況受到清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和魏祥取得联系,确认录取后立刻开始资助。同时,多位校友提出资助意愿,后续学校相关部门会跟进落实。
  
  刘震说,清华大学有完备的学生资助政策,校内外有足够多的支持,录取之后,相应的工作都会启动,请魏祥放心,清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优秀学子。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还发出了《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信,表达了对魏祥前往清华大学就读的欢迎。信中表示,“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从最新的媒体报道中了解到,魏祥将走专项招生计划,拟7月中旬确认录取结果。校方已备好宿舍,费用全免,待确认录取后,会逐一兑现承诺。
  
  魏祥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蔑视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相信有一扇门被关上的同时会有另一扇窗打开,面对身体的残缺,如果有不畏艰难的态度,必会有另一种功能或意志的补偿。
  
  魏祥在给清华大学的请求中说,“12年来,我竭尽全力,克服身体残障,刻苦求学”,尽管只是寥寥数语,但人们几乎都从那条只是难易程度不等的来路走过,深知贫困家庭孩子走过那段漫长而艰辛的路途是何其不易而感同身受。
  
  魏祥的不屈意志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激发了人们面对困难如何选择的思考,激活了人们内心沉睡的动力。
  
  清华大学的感人回应同样令人回味。在处理这起事件的过程中,并不简单局限于如何应对魏祥请求的表态,而是深入发掘了魏祥事迹背后的精神,掺入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
  
  其实,遭遇生活不幸的人不少,而得魏祥之幸者或许不多。多少人在那条艰险曲折的路上不屈过、抗争过、奋斗过,然而遗憾的是,多少人没有越过困苦树起的高限,没有熬过那段艰险的旅程,这就是命运和生活的无常与无情。
  
  正是有无数这样的个体存在,有魏祥这样的不幸同时又属幸运的个体存在。
  
  迎着困难而行,困难就在脚下。每一位面临困难的行者,只要不轻言放弃,再多一些坚持,再多一些努力,阳光自会从前面不远处照射出来,照亮我们新的旅程。
  
  每一个努力的人,终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