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5/31/2019 3:58:42 PM 人评论

如今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作为对外的窗口,这可忙坏了我们的外交部。每一句友好的解答,每一句霸气的回应,都令国人鼓掌叫好。同时很多人担心,言语中有许多中国特色的金句,我们听着给力,外国人也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吗?咱们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真的能翻译出来吗…

  如今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作为对外的窗口,这可忙坏了我们的外交部。
  
  每一句友好的解答,每一句霸气的回应,都令国人鼓掌叫好。
  
  同时很多人担心,言语中有许多中国特色的金句,我们听着给力,外国人也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吗?咱们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真的能翻译出来吗?
  
  必须能。
  
  对于中国这个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家来说,唐诗宋词、楚辞元曲、谚语典故,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语言交流的一部分。
  
  很多文人墨客更是张口即来,作为中国的翻译官,只是外语好还不行。
  
  在很多人印象中,也许认为这份工作很简单,遇到成语典故,采取直白的翻译不就行了。
  
  比如: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直接翻译成:“It'stimetosaygoodbye。”
  
  如果这么想可就错了,来看一下什么叫中国翻译官。
  
  2010年两会上,当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离骚》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工作的热爱。
  
  这一句楚辞,让现场的所有人捏了把汗,因为它的复杂程度,很多人就连中文都看不懂,更别提如何把它翻译成英文了。
  
  但现场首席翻译官经过短暂思考,传译出来的句子令在场的其他所有人起立鼓掌:
  
  “FortheidealthatIholddeartomyheart,Iwillnotregretathousanddepthtodie。”
  
  于是在外国人的耳朵里听到了这样一句话: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因为在古语中“九”泛指“多”,我们的翻译便将“九死”译为“thousanddepth(死一千次)”。将总理的本意向世界表达得铿锵有力,准确无误!
  
  这个坐在总理身边默默翻译的姑娘叫张璐。
  
  她在中国翻译官中是神一样的存在,算上刚刚闭幕的2017年全国两会,她在8年之内7次上总理记者会,在世界各国媒体面前展示了神级的翻译境界。
  
  她的每一句翻译,都值得仔细回味: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Nomatterhowhighthemountainis,onecanalwaysascendtoitstop。
  
  外国人听到的意思是: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Myconsciencestaysuntaintedinspiteofrumorsandslandersfromtheoutside。
  
  外国人听到的意思是:我的良知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语和造谣中伤。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Differencesbetweenbrotherscannotsevertheirbloodties。
  
  外国人听到的意思是:兄弟之间的分歧,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
  
  看完,只想对张璐说一句话:“长这么大,水土不服,就服你!”
  
  有人提出疑问,这难道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再次强调一下,总理记者会上一般是“交替传译”,就是一个人说完话,口译员立即翻译,交替进行。
  
  记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理会根据没有任何预判的问题临场应变回答,再由口译员翻译。
  
  这意味着没有准确稿件的情况下,口译员要利用几秒钟时间来思考,最后翻译的效果如何全靠自己發挥。
  
  就像突然冒出的诗句,张璐没有选择最简单的直译,而是结合诗句的语境,尽最大能力表达,并且能够曲尽其妙,实在令人敬佩。
  
  这要是没有私下里对中英语言文化的大量积累,是绝对做不到的。
  
  她走到今天不是靠天分,全凭勤奋与热爱。
  
  其实,作为我国对外场合的重要翻译,张璐一开始并不是专业学翻译的。
  
  1977年,张璐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上学期间就对英语尤其感兴趣。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回忆,上课不听讲的学生很多,里面就有张璐。但老师绝不会责怪她,因为当天要讲的内容她昨天早已自学了,课上的时间她都会选择其他英语材料自学。
  
  大学她也没能选上外语专业,而是攻读外交学院的国际法系,因为喜欢翻译,后来还去了伦敦一边练习口语,一边学习外交专业,拿到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张璐毅然决定转行,向外翻方向努力。在这一行,不是光英语好就可以的,还要求讲话简短干练、咬字清楚不哆嗦,中外语言文化都要了解。
  
  刚开始吃了不少苦头,但张璐从没想过放弃。
  
  她要求自己每天起床必须听BBC、VOA、CNN等各大外媒的新闻报道,边听边记,要求自己一字不差地译出原文,还大量阅读国外报纸杂志,疯狂练习。
  
  当你认真干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高级翻译,必须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三重考验。
  
  经历残酷的淘汰,只有不到4%的人被录用。非科班出身的她,击败了很多翻译专业的选手,脱颖而出。
  
  即使达到了标准,但她仍不满足,每天都要反复训练。就像每次工作完成,明明已经很完美了,她却总是会说:“哪怕再给我多一秒钟,我还能翻译得更准确。”
  
  如今的张璐跟着总理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在校园讲座上谈笑风生,都来自她对自己近乎偏执的高标准。
  
  中国外交部历史上著名翻译家过家鼎先生说过:“张璐是外交部最厉害的翻译员。”
  
  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罗立胜也说过:“张璐的翻译,绝对是国家级水准。”
  
  就连外国记者都赞叹:“这位女翻译既有美貌,又聪明机灵。”
  
  “在外国人面前,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向全世界翻译出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如今已经40岁的张璐,依然是那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神。
  
  在这个世上女人长得漂亮不算什么,难得的是不仅外在美丽,还有丰富内在的优秀女人。
  
  从40岁优雅聪慧的张璐,到43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都证明一件事: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上一篇:小孩的疑问

下一篇:逆旅光阴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