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成功的学问

5/31/2019 3:59:37 PM 人评论

谁都想成功,当一个成功人士。可成功是怎么一回事呢?没有多少人知道。在国人的心目中,大多数人认为,凡是官比别人大的、钱比别人多的、学历比别人高的、这就是成功的标志了。于是,从古到今,想当官的人如若要排队,可以从海南岛的天涯海角10人一行排到北京的故宫;想拥…

  谁都想成功,当一个成功人士。可成功是怎么一回事呢?没有多少人知道。
  
  在国人的心目中,大多数人认为,凡是官比别人大的、钱比别人多的、学历比别人高的、这就是成功的标志了。于是,从古到今,想当官的人如若要排队,可以从海南岛的天涯海角10人一行排到北京的故宫;想拥有钱财的人,你随便在东北的马路边,在南海村庄,在建筑工地,在四川的麻将桌旁问1000个人:“您想当一个有钱人吗?”大约有95%以上的人说:“去!问这么傻的问题,谁不想当有钱人呢!”
  
  读书的事就不用说了,全国的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就被家长、老师灌输一个“成功”的梦:必须赢,必须不输在起跑线上(尽管他们也搞不清什么是起跑线),必须交1份满意的答卷,考上大学!而且,不少地方还出台了奖励标准,凡是考上清华、北大等全国著名大学的,奖励现金几十万元!决不食言。
  
  这些成功的标准,几乎家喻户晓,几乎是国人的梦。你要说“这梦是不对的”,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觉得你才是疯子。你说这梦是“代表了我们的心,人就应该这样”。于是,有识之士冷漠地看着你,认为你太肤浅了,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多种成功的标志,成功要有丰富的内涵。所以,很难表达什么是成功,不同的阶层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近日,笔者看到一个朋友转给我的一个视频,是一个美国女教师,对了,是黑人女教师的演讲,这个演讲十分成功,感动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了笔者。她这个演讲为时7分钟,十分简单,整个演讲内容就是说1个道理: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成功人士,关键是你怎么塑造他,关键是你怎么理解“成功”两个字。在她的眼里,一个调皮,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只要有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进步,都属于成功的标志,不必用一个很高大、难以做到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
  
  听了这个演讲,笔者很感动。笔者的感动来自于这位教师对教育深刻的理解,但又通过十分自然的细节、小事释放出去,很感人。笔者认为,这才充分表现了一位教师的责任感,把真正爱的教育落实在每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是爱的感染、传递,是闪着人性之光的大爱的传承。
  
  我们的先贤孔子就是这样的人,有教无类,能来上学的人即便没有钱,交几斤腊肉干肉也可以上学。而且,他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培养人认识自己,向别人学习,认识社会,知道规矩,懂得礼仪,做好人,做善事,为天下。孔子的成功就在这里,他讲授爱的教育,礼的教育,律己的教育,宽恕别人、理解别人的教育。因此,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敬重他。当然,也有人不同意孔子的学说、观点,这也是正常的。就像有人从小被父母亲打骂,长大后他说“打是亲,骂是爱”。也有人从小成长在讲理、讲人情的环境,长大后他说感谢父母给予我这么好的人文环境。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非要把人往几个狭隘的标准上靠呢?如果都想着当官、当有钱人,学历高,那么,全世界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不及格的,基本上所有的中专、中技、职业学校都是不大成功的,基本上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体力劳动者都沾不上“成功”的边。这种传道,这样肤浅的评价人的氛围,正常吗?这是十分愚蠢的行为和偏见。
  
  我们有些地方教育的不成功,就是因为抛弃了孔子那一套教育规范,不是孔孟的教育的本意,是另搞什么“应试教育”、“文凭教育”、“英才教育”,大搞一些愚人之见的分数、排名、机械记忆以及批量生产尖子生。这其中有些学校,有些家长,有些培训机构,他们高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他们通过训导在暗示你、明示你:“你要成功,而且你要把别人打下去,不能让他成功。”这种声音天天灌输进学生的耳朵,使他们慢慢成为一个只关注自己、仇视他人的人。最终,每个人都难以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想自己好、自己成功,去打压别人、控制别人。结果谁都是这样想的,谁都忙着窥探,忙着打别人、打对手,天下便不可能太平,心里便容易纠结,人生的目标全搞错了,大错特错!这是教育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谨记!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提高自己,并助人为乐,你助人成事了,人家忘不了你,便会亲近你,推崇你,一旦进入良性互动,大家便都“成功”了。如若只想自己成功,想别人不成功,容易“互斗”,结果都忙于内耗,那是难以成功的。即便有个别被别人认为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人,也已伤痕累累,风光不再,只能捂着伤口往前行。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