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你的朋友很牛,但关你什么事?

5/31/2019 3:59:47 PM 人评论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各方面都挺一般,却特别爱炫耀他的朋友。一个男生追小橙,整天开口闭口就说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一个比一个牛,A上了电视节目,B换了辆超跑,C创业拿到风投。小橙对他反感至极,心想:呵呵,你朋友牛,跟你有什么关系?跟牛的人做朋友&m…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各方面都挺一般,却特别爱炫耀他的朋友。
  
  一个男生追小橙,整天开口闭口就说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一个比一个牛,A上了电视节目,B换了辆超跑,C创业拿到风投。
  
  小橙对他反感至极,心想:呵呵,你朋友牛,跟你有什么关系?
  
  跟牛的人做朋友——不少人似乎以此为荣。即使有时候别人只是跟你吃了一顿饭,根本谈不上是朋友。
  
  一次,微信群里一个业内大牛给大家发了个群红包,于是不少人纷纷发朋友圈,喜滋滋地表示:看,我跟大V在一个群里!我抢到了大V发的红包!
  
  潜台词或许是:跟大神在一个群里,所以我也属于比较厉害的人。
  
  但是仔细一想,抢一个红包就要发朋友圈炫耀,只能说明你跟对方不熟。
  
  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么看来,你朋友很牛,或者你朋友的朋友很牛,所以作为你朋友的朋友的你也很牛的推理,未免有些站不住脚。
  
  而且这种炫耀,真的挺没必要的——如果你自己不在那个层级,就算你认识那些大咖也没用。你没办法为对方提供价值,那么一段关系就很难维系下去。
  
  一两年前看到一篇文章,是分析一个主攻陌生人社交的App如何失败的,那款App是号称要让社交跨越阶级,比如路边练摊的人可以通过App勾搭上职场金领。某个90后明星创业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失败原因,大意是:不同阶级的人不需要社交。
  
  我以前帮一个学生创业的团队找分享会的嘉宾,要进一些财务金融圈的高端群,挨个加那些经理、总裁、董事长、行长、会长、合伙人、创始人,问他们有没有合作意向。
  
  对方得知团队的学生身份,又觉得这个项目无利可图,于是不少人上一秒还答应“考虑看看”,下一秒就立刻对你屏蔽了朋友圈。
  
  有的人没有屏蔽你,有时候还给你的动态点个赞,但是很可能你很快就会主动把他加入分组不可见的名单。
  
  原因很简单啊:对方发着诚聘副总经理、集团进军旅游业、某某高峰经济论坛的信息,你的朋友圈里却是某某火锅店新开张、雅思考试真艰难、学校校庆只放半天假。你们不在一个圈层,提供给彼此的都是无用信息。无法通过交换产生价值,你们的社交就成了无效社交。
  
  比较弱的一方,可能会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谄媚巴结、以粉丝的身份自居,觉得认识了大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为此沾沾自喜。更有甚者,自己没什么好炫耀的,就炫这些所谓朋友的牛气事迹,从而获得一种自己也好像很厉害的心理满足感。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那些需要依靠别人求得优越感的人,往往自己无能。
  
  你的朋友再牛,跟你也没什么关系。
  
  曾经经历过一件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个不算熟的朋友原先比我厉害得多,因为一直没什么信息和资源可以互换,于是对方在“好友”中把我删了。后来当我实力变强后,这个人又主动加我为好友,想和我寻求合作。
  
  我并非要感慨人情冷暖,而是因为这件小事,深深地觉得——打造人脉最靠谱的办法,是打造自己。
  
  有一句话这样说: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如果拥有的资源不对等,做不到“公平交换”,那么一方将会成为另一方的负担,关系也就维系不下去了。
  
  我甚至越来越能理解当初那个朋友为什么要删好友:我看不到你的价值,所以不想花时间和你建立关系。
  
  现在,有人一加我的微信,就向我打听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我索要一些什么,向我提一些只有单方受益的请求。
  
  于是,我的微信里有越来越多未通过的好友请求。对那些陌生人,我只想问:我为什么要加你?我为什么要跟你做好友?你的介绍不能吸引我,你想要“向我学习”并不能给我创造价值,我们有交往的必要吗?
  
  我被人拒绝过,也拒绝过别人。我不会埋怨那些拒绝我的人,而是清醒地明白:交朋友,要让对方看到你的价值。
  
  别跪舔,别当脑残粉,别冒昧莽撞地指望别人大发慈悲。如果你想有一场对等和持久的关系,请先提高你自己。
  
  不是你朋友很牛,你就也牛了;而是你的能力提升了,顺便拉高了你朋友圈的层次。
  
  少用“我有个朋友很牛”的句式,你沒能耐没有谈资,才会吹自己认识的人有多牛。生活会告诉你:你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尽扯别人,没用的。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