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虽然不等于觉悟,但那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容颜风貌,是传递心灵信息的重要表现。
据有关佛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刚出生就不类常人,能“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而后说“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所以又称世尊。有本事的人敢出大言,无可厚非。《五灯会元》说他“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其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可谓句句皆是法,佛法大无边,其能实非一般佛徒可以做到。
世尊虽然伟大,但毕竟来自肉身。只要是肉身,就是成佛,最终也得死去。世尊在四十九岁时,发觉身体不适,遂告诸众徒:“吾今背痛,欲入涅槃。”佛死而灯不能灭,世尊涅槃前,得定下接班人,把佛教灯灯相传下去。传给谁呢?这可是灯传大事。
灵山大会上,世尊拈花示众。整个场合,众皆默然,唯有一人破颜微笑。灯传盛会,佛徒众多,微笑的只有一人,看来悟性亦非人人可有,这是一种悟道后的微笑,这一微笑亦只有世尊能看得懂。世尊就把佛教大业,传给了这个微笑者——他就是西天祖师的一祖摩诃迦叶。
微笑虽然不等于觉悟,但那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容颜风貌,是传递心灵信息的重要表现。微笑对人的一生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微笑体现着愉快和友好,是“善”的一种具体体现。微笑之对佛教,想来也是很重要的。世尊需要一个懂悟佛意的人,一个看到他拈花就懂得微笑的人,一个能在微笑中成佛的人。迦叶微笑,让他看到了佛教灯传的希望。
佛教大业,传给了一个懂微笑的人。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