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你的青春

5/31/2019 4:00:34 PM 人评论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开始画个圆。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这个圈,叫作舒适圈。这一个月我一直在全国各地出差,回到…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开始画个圆。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
  
  这个圈,叫作舒适圈。这一个月我一直在全国各地出差,回到北京,见到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他刚刚被公司解雇。我问他,一个月没见,最近忙啥呢。
  
  他说,没忙啥,待着呢。
  
  我说,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你,你这个月是不是觉得自己过得特别无忧无虑,恨不得连电话都想丢了。他说,电话还是得要的,不过确实电话每次响起还是有点紧张,总觉得自己安稳的小世界要被打破了。
  
  我点点头,想起了《肖申克救赎》里的一句话:这些墙挺有意思,一开始你抵触它,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你不得不依赖它。
  
  人有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待着,这种“舒适区”一旦被建立,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了周围的墙,恋上了这舒适的小屋,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我想起另一个朋友,毕业去了一家国企上班,每天朝九晚四,日子像上了发条一样,只有周末,才像被赋予了灵魂一样,穿着打扮逛街约会去了。我跟她聊过舒适区,她告诉我,我这才不是舒适区,我可是每天都要按时工作的,不迟到不早退,很规律很努力的。
  
  我说,那工作一年了,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吗?她想了想,说,你别说,好像还真没有。
  
  其实,舒适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天无所事事,另一种更可怕,因为很难意识到,就是无意义有规律的循环。而后者,更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看起来很努力,看起来很累很忙,不过是重复无意义地循环着,这样的生活,过着过着只会觉得舒服,却没有本质的变化。
  
  我曾经见到一个在医院门口收费的哥们儿,每天摆着一副臭脸,谁也不能多问他一个问题,否则他会大发雷霆。可是他一下班,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后来,我明白了,只有下班后,他才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只有一个人舒适区被打破,才能见到突破和卓越,从而带来持久的幸福。
  
  我特别怕自己在年轻的日子里,把日子过成发条,只剩下滴答滴答。于是,从开始工作第一天起,就没有坐过班,即使是现在创业,董事会非要求坐班,我也断然拒绝。甚至有一段时间闹得很僵,他们问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全心投入这份工作?
  
  我跟他们说,不去坐班不是不全力投入,相反,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时一周坐五天,也就干了十个小时的活,搞得自己也郁闷。
  
  后来,我拿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坐班效率反而更高,我能用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许多事情,跨了几个领域,这些领域能互相协作,而且都做得不错。
  
  其实,我还有个原因不愿意坐班,就是我特别了解自己的惰性,一旦我的日子变得循规蹈矩每天都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慢慢地就失去这么强的创造力和闯劲儿。我怕自己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换了环境就不适应了。
  
  关于走出舒适区,并不是盲目地辞职,相反,你应该有一份保底活下来的工作,除此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吃一次没吃过的超辣鸡翅;去表白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姑娘;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
  
  所以,别让舒适区毁掉青春,相反,应该趁着青春,去围墙的外面看看,你要相信,故步自封的人,舒适区会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会发现世界早已无立足之处。真正的强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沧桑,化解了迷茫,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疗伤,他们在哪里都能活,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堂。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