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同学聚会,缺席的是无处安放的青春

5/31/2019 4:00:41 PM 人评论

寒假到家第一天,床上打滚抠眼屎的时候,收到初中同学群聊的微信。家里的阳光有点像只慵懒的猫的脚步,舒服地迎着阳光打开群聊消息。“约不约?”翻个身,眯着眼顺利地找到头绳,利落地扎上。不约,干干脆脆。我曾在最优秀的班级里,现在,再也聚不起来…

  寒假到家第一天,床上打滚抠眼屎的时候,收到初中同学群聊的微信。家里的阳光有点像只慵懒的猫的脚步,舒服地迎着阳光打开群聊消息。
  
  “约不约?”
  
  翻个身,眯着眼顺利地找到头绳,利落地扎上。
  
  不约,干干脆脆。
  
  我曾在最优秀的班级里,现在,再也聚不起来了
  
  高中时就读的是全市乃至全省最优秀的班级,尽管当年创下过的高考奇迹早已过去,但所有老师仍对我们班赞赏有加。当年每两个月大家都一起过生日,高一到高三运动会无人缺席,自己班办杂志办活动风生水起,团结得不可思议。
  
  也就是这样一个班,毕业一年后,竟凑不齐20个人聚会。于是联系今早所作所为开始想,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缺席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又名老同学扯淡窥探攀比会,是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通用性社交场所。运气好的话,你会遇见老板的小老婆,同行的大牛,或者昔日学习不如你今日却可提携你的旧识。运气不好的话,大概会遇见前男友,前男友带着他的现女友,或者前男友带着你的前前男友。
  
  细细数来,不愿参加同学聚会的不外乎这两个原因:开始时的尴尬感、结束时的惆怅感。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晚期尴尬癌患者
  
  尴尬症,临床表现为惧怕尴尬,习惯于谈话中寻找话题以及尴尬时默默刷手机。每次参加同学聚会,尴尬症都要发作以至于回去要好好消化好久。
  
  尽管我们每天尽职尽责地在朋友圈和空间里点赞评论么么哒,但是突然见到屏幕外的活人还会有点惊讶。锥子脸的班花似当年的巧笑倩兮,却没有男生敢上去嬉皮笑脸地变相调戏。近视800度的学霸还是天之骄子,却没有学渣再凑上去打趣他的梦中情人是波多野结衣。大家安静又收敛地问候彼此,然后落座刷手机。说话的时候刷,吃饭的时候刷,临走把没加的微信QQ加了,结束。
  
  我们惧怕的不是突如其来的尴尬,而是尽管意料之中,但无人能解。大家默契地停止问候,纷纷掏出手机假装自己很忙,那一刻似乎都能听到大家心里的潜台词“卧槽该说点啥”。面对这种开局的沉默和别扭,总会有人试图找话题,却也得不到顺畅进行的谈话。
  
  其二便是,多多少少都有的惆怅感
  
  按照常理,几杯酒下去,大家活络起来,纷纷喊着过去的外号,对当年的“班对儿”指指点点,甚至冲上去完成遗憾的告白。醉了的人梦一场青春,没醉的在他们的梦里体会青春。
  
  女生从当年暗恋的学长说到自家的男朋友,男生从屏幕上的女神说到屏幕上的新晋萝莉;当年成绩万年第一的老大现在不过平平淡淡,当年无爱好无颜值无成绩的“陆仁贾”却平步青云;偷偷趁着醉意移到初恋的身旁举起杯子,转头却怎么也找不到她扎在马尾上的蝴蝶结。大家纷纷感叹韶华易逝,奔三相亲生二胎近在眼前。高中时就爱撕的两个人现在还在攀比谁过得更好,朦朦胧胧之间,说句常联系啊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
  
  宿醉过后一夜清醒,望着鱼尾纹和坏了的硬盘,说老了。
  
  记得初中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在最后一节课结束时,望着我们静静地说了一句:“这大概是我们班最后一次到得这么齐了。毕业之后的同学聚会,怎么也会有缺席的。”
  
  是啊,一次聚会尴尬病和惆怅感发作过后,下一次聚会,又有哪几个人会静静无视通知的微信,不得而知。
  
  去年几个要好的姑娘聚完,其中一个发朋友圈默默感叹:
  
  不是没有想过和这几个老女人谈毕业生活和结婚的场景,而真的实现的时候,火锅里都是一股悲伤的味道。
  
  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缺席同学聚会,大概是怕尴尬得刷手机,怕那年的你变了模样,怕散席时谁轻轻地说一句,老了。
  
  就像组织聚会时组织不起来的班长默默跟我说,不聚也罢,就当证明他们过得很充实很繁忙。那一刻知道,相见不如怀念不仅仅是用于情侣的。其实不想去的聚会大可不去,有些人的确不会再联系,朋友圈的互动也不会成为所谓的人脉。何必搭上时间精力,新衣服和标准的笑容,去忍受尴尬病和惆怅感。那些真正你想见,承载你青春的人是没必要通过聚会这个名义的,我想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即可。
  
  说到底,同学聚会,缺席的从来不是某某,而是无处安放的青春。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