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内在的声音

5/31/2019 4:02:07 PM 人评论

“遥远”使鼓声听起来有些模糊,就像内在的声音发自潜意识深处一样,很容易被外在的声浪淹没。然而,人终究还是要面对自己的。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时,宿舍后面隔一条街是黑人住宅区,在美国国庆快到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狂歌之声此起彼伏,总要喧闹…

  “遥远”使鼓声听起来有些模糊,就像内在的声音发自潜意识深处一样,很容易被外在的声浪淹没。然而,人终究还是要面对自己的。
  
  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时,宿舍后面隔一条街是黑人住宅区,在美国国庆快到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狂歌之声此起彼伏,总要喧闹到两三点。我说“狂歌之声”其实还算客气,因为往往传入耳朵的是间歇性的喊叫、口哨与警笛声,好像灾难电影的背景音效。
  
  在噪音已经成公害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借狂呼乱喊来表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无法忍受安静?情绪之适度发泄对于维持心理平衡固然是需要的,但是,长时期的喧闹则表示一个人是无法忍受安静才出此下策的。
  
  人之所以无法忍受安静,最简单的理由是他不愿意面对自己:他害怕听到“内在的声音”。内在的声音包含一连串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正在做什么?我这样做对吗?我应该怎么做?当一个人独处,四处寂静时,这些问题便一个个地过来轻敲你的心扉,你可以不回答,但是却无法不听到。
  
  这样看来,内在的声音简直就像一位威严的法官了。在道德方面,的确如此。苏格拉底就曾公开承认,自幼年起,就不断有精灵在重要时刻与他说话……对于任何小事,只要是不该做的,精灵都会出面谏阻。一般人的内在声音或许没有如此浓厚的道德意味,但是这种内在的声音在催促人发挥潜力、争取成功这一点上,恐怕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自然在许多方面必须随俗从众。从小学教育开始,我们就学着整齐排队,团体行动,遵守共同规范,走出统一步伐。但是,人也是独特的存在。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进时,偶尔会听到属于自己的“遥远的鼓声”——就是这种节奏,这种仅仅对我一个人有意义的节奏,让我迈开步伐、迎上前去。
  
  “遥远的鼓声”是一个比喻,它所指的正是“内在的声音”。“遥远”使鼓声听起来有些模糊,就像内在的声音发自潜意识深处一样,很容易被外在的声浪淹没。然而,人终究还是要面对自己的;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其实就是形容人无法躲过自己内在的法官。既然无法躲过,何不光明正大地接受指示,走出平庸的行列,创造卓越的成就?
  
  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没有人生来就应该成功。但是为什么某些人成功了呢?答案很简单:他们听从了内在的声音,然后掌握时机、发挥潜能、全力以赴。值得注意的是:只要人活着一天,内在的声音就绝不停歇。

上一篇:时间的意义

下一篇:三个细节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