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向“落后”学习

5/31/2019 4:02:18 PM 人评论

云浮是六祖故乡,到广州两个小时车程。虽然离“中国制造”的大熔炉如此近,可是这里却恍然不是“广东”。晚上,走在大街上,发现满街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伴着家人、带着孩子出门散步。城市广场上,一千多人聚在一起跳集体舞,场面…

  云浮是六祖故乡,到广州两个小时车程。虽然离“中国制造”的大熔炉如此近,可是这里却恍然不是“广东”。晚上,走在大街上,发现满街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伴着家人、带着孩子出门散步。城市广场上,一千多人聚在一起跳集体舞,场面可谓热烈壮观。一些地方,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耍,大人则三五成群地坐在旁边闲聊。
  
  即使城市边缘位置的森林公园,到了晚上也俨然成了市民的活动中心。林间小道上布满了爬山健身的人群,得时不时侧身给人让路,大家才能相安无事,据说每晚会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来此爬山。云浮市政府的人说,他们每天五点半下班后,大部分人会到这里爬一小时的山,领导也几乎天天来此健身,职员们更如鱼得水,不少人来的时候还带上水壶,因为山上有三个泉眼,打了泉水晚上回家沏茶、煲汤……
  
  真是难以想象,这也是“广东人”的生活。云浮属于“山区”。在广东人语境里,山区不一定要海拔多高,而是经济还没发达起来的地区。但是,这里人戏称自己“穷风流、饿快活”,果然是一语中的,颇有六祖古风。
  
  突然想到《庄子》里的一则故事:子贡南游时,经过汉阴之地,看到一位老人正在菜园里浇水。老人抱着一个大水瓮,从井里汲水浇地,费不少劲。于是,子贡走过去对老人说:“老人家,现在有一种机械,用它来浇地,一天可以浇一百畦呢,用不着费很大的力气,您不想用它吗?”浇水的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子贡说:“这个我听说过,但我听老师讲,世上如果有取巧的机械,就一定会有取巧的事情;有取巧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取巧的思想。取巧之后,人会逐渐地丧失淳朴、安然的本性,心神不定,这不是能够承载道的状态,所以我羞于用你说的这种机械。”
  
  这个让一些人觉得匪夷所思、很有些保守迂腐的故事,却可以借用孔子的话做出别致的解释——“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孔子强调的是道德问题,但我们也可以望文生义地作另一番解释:君子,绝不是机器的一部分,更不能把自己“机器化”——看着是人,内里却是机器的本质。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在现代生产方式里,每个人都被纳入了生产链条,不管你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也不管你是从事物质生产还是文化生产,往往在被“机器化”。
  
  而什么时候人是快乐的呢?是当他觉得活得真正像一个人,而不是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或者自己事业附属品的时候。其实“不器”的状态,是精神最充实、最有竞争力、能够主导自己命运的境界。有人提出异议:我们毕竟活在现代社会里,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哪能如此超然?确实如此,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更强调那些“落后”的生存哲学。
  
  因为工作越繁忙,越有更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人身上积累下来的疲劳、烦乱也就越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人们在相对轻松的年代里,尚且非常强调修身的功夫;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繁忙了,负担重了,反而越来越不重视修身。须知,所谓修身不是离群索居、拒绝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的环节中,而是一种主动加快身心新陈代谢的过程。人们轻松时,身心所积累的疲劳可以凭着人类的自然调节功能退去;而繁忙的时代,人的自然调节已经赶不上疲劳积累的速度了!
  
  谈到修身,想起一个问题:如果人们把一杯水从高处往下倒,会发生什么?这个过程里,会发现倒出的水,在下落的前一小部分时间里还是个整体,不出十几米,会突然一下“解体”,变成无数碎珠,散落下去……
  
  为什么谈起这种现象?因为这是所有事物演变过程的一个缩影,哪怕是一个人做事情,即使之前踌躇满志、计划周密,也会像这一杯水一样,不出十几米就开始趋于“解体”,这是所有事物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倒一杯热水,热量会无法阻止地向外散去,水也逐渐变凉。但是,既然水可以自然变凉,那么,人也可以主动给水加热,维持甚至升高水温。
  
  让灵魂赶上躯体的修身是个大命题,但实质性的操作思路却不复杂——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消散能量的,如果能量长期得不到补充,人的工作精力自然就枯竭了。于是,修身就是对混乱的清理和身心能量的补充。
  
  这就是修身的必要所在。
  
  越来越“先进”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向“落后”学习。

上一篇:偶像的黄昏

下一篇:退潮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