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不设围墙,不失城府

5/31/2019 4:02:35 PM 人评论

1923年夏天,沈从文从故乡湘西来到北京求学,满怀希望报考了北大。这一年的秋天,他参加了燕京大学二年制的国文班入学考试,结果有一科得了零分。主考官十分同情他,把2元报考费破例退还给了他。从此,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只好做了一名旁听生。当时,北大实行开放办…

  1923年夏天,沈从文从故乡湘西来到北京求学,满怀希望报考了北大。
  
  这一年的秋天,他参加了燕京大学二年制的国文班入学考试,结果有一科得了零分。主考官十分同情他,把2元报考费破例退还给了他。
  
  从此,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只好做了一名旁听生。当时,北大实行开放办学的方针,旁听生不仅可以自由旁听,还可以在北大图书馆博览群书。他们之中,有等下年再考的,也有本科毕业后准备再换系学习的。因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之士,北大的旁听生甚至要超过在校生。
  
  蔡元培先生当校长时,马叙伦教授对蔡校长说:“人称咱北大有‘五公开’,一是课堂公开,不管有没有学籍,都随便听课。有时旁听生先抢到座位,迟来的正式生只好站后边;二是图书馆公开,可以随便进出;三是浴室公开,莲蓬头反正一天到晚开着,什么人都只管去洗;四是运动场地公开,操场上外校学生有时比本校的还多;五是食堂公开,我们的学生食堂都是包出去的小饭馆,里外用膳价格一个样;至于三种学生么,一种是正式生;另一种是旁听生;还有一种就是偷听生,他们未办任何手续,却大摇大摆地来校听课。他们多数就租房住在这‘拉丁区’里。”陈汉章老先生说,有一次他开了一门新课,平时总有十几位学生。可一到考试那天,台下只剩一人,一查,哈!原来那些全是偷听生。
  
  沈从文是北大“旁听大军”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可他的文学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和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一样,他屡屡遭受退稿的厄运。幸运的是,沈从文给当时在北大兼任教授的郁达夫写去了一封求助信,向他求教文学创作的奥秘。没想到,郁达夫竟会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亲临沈从文栖身的小屋“窄而霉小斋”。看到沈从文窘迫的生活,郁达夫慷慨地资助他衣物、钱,还亲切地请沈从文吃饭,席间谆谆指导沈从文创作。以后,周作人、辜鸿鸣等教授,都对沈从文给予了帮助。在教授们的提携下,沈从文还结识了徐志摩、闻一多等文学界的名流,从而一步步跨进了文学圈,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细心的人会发现,北京大学没有围墙。而且至今为止,不论是旁听生或社会人士,只要有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或介绍信,便可办理临时阅览证,交2元钱便可进图书馆整天博览群书了。
  
  北京大学,因为不设围墙,人们更见其学府之深,学问之大。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