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世界差点把他忘了

5/31/2019 4:03:07 PM 人评论

2000年,从韩寒离开学校那一刻,生活对他的训练就正式开始了。十几年后,韩寒描述那段生活,嘴里一字一顿地蹦出了两个短语:“孤独,深深的孤独。”但在10年前,韩寒不会承认这一点。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寒依然徘徊在学校周围,像刚醒的人在回味一个未完…

  2000年,从韩寒离开学校那一刻,生活对他的训练就正式开始了。十几年后,韩寒描述那段生活,嘴里一字一顿地蹦出了两个短语:“孤独,深深的孤独。”但在10年前,韩寒不会承认这一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寒依然徘徊在学校周围,像刚醒的人在回味一个未完结的梦。也是在这期间韩寒完成了第二部小说《像少年啦飞驰》,书里第一次描述到他不熟悉的生活范围,大学。
  
  就在2000年韩寒离校前一天晚上,松江二中文学社指导老师邱剑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为这个冒犯了所有人的勇敢少年送行。
  
  他动情地叮嘱:“你走出校门,去行‘万里路’,去读‘人间书’,你就得好自为之,不要总像个被宠坏了的孩子。”
  
  现实世界慢慢拉开帷幕,舞台暗淡,道具粗糙。
  
  2001年,韩寒来到北京,在望京租房子住下。
  
  他依然没有朋友,而文坛也从未接纳过这个异类——直到今天也没有。比在家里孤独地闲逛的那两年更惨的是,他打开电脑已经写不出一个字了,过去少年生活的积淀已经写尽,新的生活还未铺开。很多时候,他望着茫茫的窗外不知未来去往何处。
  
  书的销量也一直在下降,《三重门》卖了100万本,《像少年啦飞驰》卖了30万本,2002年出了一本作品精选集《毒》仅卖了10万本。
  
  曾经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韩寒吹牛皮要写进华文圈前三,后来一本《三重门》为他引来无数关注。最后在无尽的口水中,韩寒又一次回到默默无闻。这次他已经决定放弃写作,他吹牛皮要拿个赛车冠军。
  
  每天韩寒睡到下午两点多醒过来,看看报纸,或约朋友聊车,或开车到郊区,找一个小树林练车。
  
  练车十分耗钱,最小的改装动辄几万,一些常规损耗也很厉害,零件需要维修,基本上练一次车要换一条轮胎,费用就接近2000块钱。有一阵子,韩寒穷到连轮胎都买不起。
  
  一群人练完车就从机场高速开到三环,一起吃饭、聊车,有时候还一起去中央电视塔下的卡丁车馆开卡丁车。
  
  韩寒在折腾了几年之后,终于有赛车比赛可以参加。
  
  无名车手韩寒又一次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样一本汽车杂志,他看了就能明白技术要领,并且谦虚好学,四处跟人讨教。只要他觉得别人开得比他好,他就会找机会坐到那人的车上,看他怎么开。
  
  韩寒的精力过人,后来他向车友拿出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书中每个片段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韩寒写的时候却毫无风声,刨开每天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他只能是在每天半夜的时候悄悄码字。
  
  在那本诞生于无所事事的北漂生涯的《就这么漂来漂去》的序里,韩寒聊到了这段生活的一角:“前两年是微微微微有点困难的,但是我觉得一切困难的真相都必须在事后才能看清楚。我现在还没有到事后,我还在事中。我希望在自己的书里,这些困难都不困难。我宁可幽默地困难着,也不愿如同现在的年轻人般假装忧郁地顺利着。”
  
  2005年,韩寒回到了上海,加入了333车队。当年那些同学已经大学毕业,走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各有悲欢。后来车手韩寒开始发力,往老家的宅子里搬了一座又一座奖杯作装饰。人们又一次为这个神奇少年欢呼。
  
  2008年,韩寒在赛车圈内最好的朋友徐浪在俄罗斯意外死亡,葬礼上,那个永远嘻嘻哈哈、举重若轻的韩寒,那个在北京漂来漂去、勇敢地驶向每一个弯道的韩寒当场号啕大哭。从那之后,韩寒说要开始关心身边的人。
  
  也是从那一年起,韩寒不再在博客上跟谁论战,他开始写文章讨论地震重建、三聚氰胺、公路换牌,把锋利的态度对准那些让人们活得不那么幸福的社会现实,开始为那些10年前批评他的人说话。
  
  在曹文轩给《三重门》写的序里,还有另外一段话:“一个少年,就是一个少年,他在人生经验方面,是无法设计的。你年龄没有到那个份上,有些经验你就无法获得。经验是造物主按预先的计划一点一点给予的。”
  
  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少年终于走向青年。那个恃才傲物、无礼冒犯的韩寒,和那个一路漂泊、勇敢向前的韩寒终于握手言和。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