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做人的境界

5/31/2019 4:05:42 PM 人评论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娇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这是她向往的一种生活,多么幸福惬意!但从文中的一个“半&a…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娇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这是她向往的一种生活,多么幸福惬意!但从文中的一个“半”字,便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知道生活给予我们的,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我只要其中一半就够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心情半佛半神仙”,真正要达到这种境界,那得修行多少年?
  
  这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人的私欲,往往会让人希望得到很多,且永不满足;也会看到别人得到了,而怒火中烧、心生妒忌。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那些人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个失,也包括“付出”。得与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十分公平的分配,没有人会从不付出,而只一味得到。
  
  很多人对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美好的想象,憧憬自己一生都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坎坷,可那只是一种过于奢求的幻想。你有这样的幻想,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挑战生活。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综合体,你只要有一颗快乐、热爱的心,就足以应付自如。
  
  作为有思想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我们只能要“一半”。我记得在一次地震中,一位幸存者失去了双臂。当医生告诉他,你的双手有可能会全部锯掉。医生说这话时,很担心他受不了这个打击,精神失控。没想到那位幸存者说:“锯吧,只要我还能活着!”
  
  对于一个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来说,只要活着就行,该舍的就得舍去。
  
  我带的最早的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家境很不好的男生,高中两年,我从没见他笑过,总是一脸苦大仇深、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是阳光活泼的,何况他家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无非就是家境比别的同学差些,这不足以成为他“苦大仇深”的借口。于是,我找他谈话。他说,他觉得他的命比别人苦。我说,那是你对生活要求太高了。
  
  听我说完这句话后,他抬头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他是不解我的这种说法。我说:“相对于那些正当年却意外失去生命的人,你命苦吗?和那些沿街乞讨的人比,你命苦吗?相对于那些失学在家放牛的孩子,你的命苦吗?送你一句话:不要只盯着自己看,多看看别人,你会发现有很多人生活得不如你,可他们仍是微笑着生活。”
  
  从来没有不劳而得的收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生活,做人的境界,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看,也不能要求太多,只要求生活的“一半”,或是一半的一半,我们的人生就足够快乐!

上一篇:多比“不如我者”

下一篇:人生的厚度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