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认识一位国企老总,自觉文化素质高于同行,有次写了幅字送给地方主要领导,内容是元代画家王冕的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当时市里正从国企选拔副市长,传言中他是可能性最大的人选,结果却落选了。事后,在一次酒宴上,地方主要领导给一桌子企业老总敬酒,到他面前,说:“为你的清高敬一杯。”他于是知道,事情坏在那幅字上。“可清高有什么错呢?”他苦着脸问我。我说,真的清高,会写出“清高”送领导吗?他涨红了脸:“你们文人,刻薄。”
某年在旅途中偶遇一位刚退休的领导,谈起人情,他很伤心。他在书法界还真的有些名气,在位时写了“开拓进取”“务实拼搏”“团结奋进”一类激励人的话布置于机关——迎门的屏风、走廊、会议室、礼堂,琳琅满目。可新的一把手到任的第二天,就让办公室把那些铜铸的、木刻的、装成镜框的“墨宝”统统摘下,先打电话给他,知道他不打算收藏,就一车子推进了废品回收站。这位前一把手颇想不通:他的字就那么碍眼吗?换了领导就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吗?很明显,这话后一句是借口,前一句才多少道出一点实情:拿下那些“墨宝”是对他的藐视,按这心理逻辑,原本布置那些“墨宝”只是为了展示才艺。我颇感为难,只好说:想开些,有句土话说,千个师父千个法,新领导自有激励人的新办法,你就不必劳神操心了。
表现欲是人性中很可恶的一种东西,谁都知道它不好,谁又都摆脱不了。前年在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度假,偶翻留言簿,见到许多此前来过的同行留下的墨迹。那些对周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赞词尚可接受,那些显然费了心思,模仿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之类的杰作,则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禁不住也抓笔胡诌两句:“到杭州慎言世上有景,临西湖最好笔下无诗。”我的意思是,也操文字营生的同行最好学一点李太白的“崔颢题诗在上头”。过了些日子,我忽然警觉,我那样做,骨子里不也是要表明比人家高明吗?
人不可能不表达,表达了就立起了一个靶子,不管你是大白话还是“大黑话”。这是一个悖论。佛家讲拈花微笑,道家讲三缄其口,我们常人做不到。唯一可以做的是言行尽可能地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讨好卖乖的聪明。谁也不是傻子,多数人是非良莠还是门儿清的。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