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级”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坏上级”都有“善变”、“凉薄”、“无信”的标签。
这世道果真变了。听闻一家公司的极品八卦:公司高管例会新换了一名会议秘书,会前分管副总裁反复叮嘱这位90后,务必要把会议期间的有关信息详尽记录,不得疏漏。
于是,秘书战战兢兢地全程列席了七小时会议,会后第一时间交来了一份文件。副总裁打开一看,顿时眼冒金星:这是一份七千多字的会议纪要!秘书认真贯彻了“不得疏漏”这一指示,请看摘要:张总汇报与某某银行的授信工作进展(此时董事长大喝一声,拍了一下桌子,说这样准备不充分的汇报今后就不要上会了,工作进展太慢,全都是无用功,张总说是因为某某部门提供相关材料太慢造成的,董事长很生气地说,……要是什么都需要我来干那还要你们做什么)。
括号中的台词耳熟吗?这件事情的极品之处在于这位副总裁堪称是个奇葩:他认真看完这个“纪要”,哈哈大笑一番之后告诉秘书,这个不能作为正式纪要发送,需要如何如何修改,确认对方听懂了之后,他补充说,但是,这个纪要也很有价值,他会亲自群发给与会高管。
这个转折太妙了。像这位董事长一样的上级在各个组织都并不少见,强大的气场、强势的风格如果再加上强悍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强人”毫无疑问会成为每个下级的噩梦。这位副总裁则是相当稀缺的一种承上启下者,对工作有幽默感,对下级有宽容度,由于他的胆量,成功地消解了董事长制造的紧张气氛,对团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这位董事长如果不是一个混蛋的话,这份纪要也定会让他在苦笑之余引发一点反思。
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关键词总是惊人地相似,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挂在墙上的文化”:沟通、尊重、合作、团队、透明开放、以人为本等等。不过,谁又能数得清,究竟有多少上级不惜以身相殉,每天都在用自己的工作风格雄辩地证明:让员工高喊的企业文化,其实只是个笑话。
上级阴影,已经像童年阴影一样,越来越造成员工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扭曲人们的行为模式。请记住: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品牌、业务和薪酬来吸收人才,但是,这一切之和却往往抵消不了因为一名糟糕的上级所导致的人才流失。每一支士气低下、协作无效的团队背后,都站着一个渎职的上级。
说到“渎职”这两个字,人们往往会认为不认真履行责任、造成了经济损失才算,其实,对一名需要带队伍的管理者来说,扼杀下属的主动性、造成人力资本的损失才是最大的渎职。虽然,就公司内的权利而言,下属总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是,如果组织姑息这样的上级存在,下属们必然会用“软抵制”、“怠工不罢工”的方式来对抗他们的管理举措,久而久之,公司将不得不为日趋严重的管理内耗买单。
其实,“好上级”并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好上级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但是“坏上级”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点:善变,会上一套、会下一套;单独沟通时一套,听了不相干的意见之后一套,每一次貌似严肃实则随意的变动,都会令下级无所适从!凉薄,每个人能成为“上级”,最基本的前提是因为他有“下级”。但是,可不是每个下级法定就应该无条件追随、支持你。偏生有一些上级,天性凉薄,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喜追捧而不仗义,在关键时刻不为下级考虑收益。结果,对上扛不住,对下自然就罩不住。无信,一个上级的信用积累有其特定的路径:你是否能够给团队创造一种“成功的习惯”。那些因为信用破产而被下级所抛弃的上级,往往是因为轻率地制定目标,却又缺乏实现目标的能力,导致团队在你的领导下从“一次失败走向另一次失败”,三次之后,将没有人再信任你的判断力。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