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人生故事

看见未来才有未来

5/31/2019 4:07:18 PM 人评论

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一般温度都比较低。遇到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但现在我发现,随着我们互联网时…

  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一般温度都比较低。遇到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
  
  但现在我发现,随着我们互联网时代的开放,高度没上去,大家反而越来越喜欢低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郑智化(听说他腿有残疾)说的,他总是从底下看人生,看到的人生更精彩。一般人往高看,看到脸,往下看到腰,再往下看到了脚后跟。郑智化看到了大家没有正视的东西。50岁以后看的东西,比我20多岁想象50多岁看到的更让人开心,开心的原因就是这个世界更加真实了。
  
  而且,事儿也越来越小了。原以为我们可以管大事——家国情怀,现在看不能,为什么?社会各有分工,艺术家管艺术家的事,官员管官员的事,在商言商,我自己说要守本分,看管好属于自己这摊儿的小事。另外,现在的时代似乎变得更浅显。所谓深刻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痛苦像腌咸菜一样腌着,最后拎着两根黄瓜出来,这叫深刻。凡是痛苦、沉淀而又不能流动、不能瞬间用感觉器官化解的东西,就是深刻的。像陕西、山西、河南那些作家都是深刻的,为什么呢?因为一痛苦几辈子都痛苦,于是老问一些终极问题。你看路遥当年写作,桌边这儿搁一碗白水,那儿搁一个馒头,最后写出来《人生》,很深刻。但是深圳、香港为什么不深刻呢?因为再多的痛苦晚上去酒吧、夜总会一泡就没了,深刻不了。
  
  现在的小时代,跟我原来想象中的要活到50多岁的情况正好相反,第一变低了,第二变小了,第三变浅薄了。我觉得很对不起这个时代,因为我出生的时代要求我们变成高端、情怀、深刻的人,基本上都在两个地方待着,一个在家怀才不遇待着,一个在培训机构,或是配合司法工作待着,所以我觉得还是低点,小点,浅点好。
  
  小时代和大时代的青年,最大的不同是词汇不一样。贾平凹有篇散文,讲两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陕西人,蹲在茅坑一边拉屎,一边大谈伊拉克问题,国际大事侃侃谈了一圈,最后提裤子一擦屁股,才发现没带手纸。上厕所带手纸这么大的事都忘了还在关心国际局势。这当然是个笑话,不过陕西人大体属于这种大时代的人,因为他们的情怀都是五千年的。前阵子我写任志强的序,里面提到老任就是词儿大,动不动说的就是全国的事,北京都轮不上,一说都是少说50年,稍微一出去就是几百年。
  
  80后和90后一般都是说自己,最多说说同事,说说北上广就算大事了,另外就是研究自己的房贷、谈对象、上班这些事,再一个就是玩、旅行,买什么?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管自己的事还是管闲事。大时代的人就是管闲事,80后9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开始管自己了,这个社会我觉得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别人的事肯定也管不好。
  
  另外,信息的获取量也有很大差异。大时代的人基本用眼睛阅读,最多用点耳朵。现在大家感知信息几乎五感调动,信息量非常大,带来一个好处,第一就是所谓素质在提高,适应性在加大;第二个就是创造性也在加大,到现在为止获取知识的成本是越来越低,原来获取知识的成本高到一个村里得供一个老爷爷,这个老爷爷一死,这个村里都成文盲了。现在知识的成本低到鼠标一点什么都有,但是创造的成本越来越高,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创造和创新的压力会比以前大。
  
  再一个就是个人的权利意识在加强。做房地产客户服务,你会发现70岁左右的客户是大叙事,遇到分歧或问题,从来不知道找律师,你给他花钱请律师他都不相信,他永远相信阶级斗争,因为阶级斗争是他们生命中的主旋律。40岁左右的业主就要好沟通很多,再年轻的30岁以下的客户连见面谈都不用,直接找律师打官司就OK了。这说明现在年轻人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开始增强。这一代人变得具体了,知道自己了,疼自己了。
  
  80后、90后是中国未来20年的希望,这是废话,我干爹以前老讽刺我,你总说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但是我不能不这么说,我得罪不起后来人。但这的确是真心的肯定,看见未来的人才有未来,欢呼未来的才创造未来,站在未来来看今天的人才有快乐。

上一篇:老大遵循流程

下一篇:同行是贵人

相关教程

  • 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22岁,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已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伸来的橄榄枝……一连串的收获与荣誉,特牛,特耀眼。这个耀眼的牛人名叫刘路。刘路,198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5/31/2019 6:31:40 PM
  • 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为伴。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其实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

    5/31/2019 6:28:31 PM
  • 阿里为什么不去清华招人

    2009年,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去这些公司,我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微软那时候的CEO叫SteveBallmer,Steve一听到这个问题,就瞬间来劲了,一口气讲了45分钟,我们和苹果竞争,和索尼竞争,和Cisco竞争,和…

    5/31/2019 6:23:35 PM
  • 李连杰的“人生平等”论

    一次,李连杰给大学生们作演讲。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他发问:“人生是不可能平等的,就像柳传志、马云,他们那么有钱、有地位,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比?”李连杰连连摆手,并亲切地说:“人生是平等的。且看:我们生是平等的,都是光着身子…

    5/31/2019 6:13:00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