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忘记从几时起,我回家后连行李箱也不打开,化妆包并不归位。我就让它立在过道上,随时可能拎起就走。
小时候憧憬过的事,像上班、穿高跟鞋、有自己的宝宝,后来都证明是苦不堪言。旅行呢?第一次坐火车,还是幼年随父母搬迁,睡在长长的行李架上;第一次和同学出去玩儿,还是高中生,没有手机的年代,一走就是半个月。每天算算自己口袋里的钞票,去车站看看车票价格,只要还买得起最近一站的,就走,完全没想过怎么回来这件事;第一次坐飞机,是上班后出差,永远记得,在天上看到长江的那一刹那,分明陌生却似乎熟悉,是我的前半生,扑面而来,却与我拉开了距离。
常常是一个人上路,也没什么。我永远在包里搁一本书,车站机场总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我并不觉得寂寞。
12月,深圳碧空如洗,风衣薄薄扬起,通往深圳机场的路上,出租车司机与我聊天。他是河南人,在深圳落了户买了房生了娃——还想回去,“叶落归根嘛。”我情不自禁说:“回不去了。”太文艺腔?他竟也同意:“是呀。老一辈都去世了,这一辈的,也都不熟了。每次回去的时候,心都满满的像揣了好多话,真在别人家一坐……”他偏头想一想,“像在路上都洒了。”
8月,我不幸遇到台风,航班取消了一次又一次,我在机场的长椅上,无聊得几乎要与邻座恋爱——张爱玲有部小说叫《封锁》,电车上的陌生男女,因为交通管制有一刹那的亲密,诉衷情诉到几乎要男婚女嫁了。这时管制解除,男人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什么也不曾发生。那些悲欢离合,前辈都写过了,不就这么回事?我对自己笑笑,却还是双手一直插在口袋里,拒绝了他递过来的名片。
4月,凌晨两点,我在陌生小城下了飞机。没有人接我。我第一次知道,支线航班是没有大巴的,但我可以等机场员工下班后,搭他们的中巴。从光明灿烂的机场,一直开向漆黑的城区,偶有犬吠,也不可能听见。此刻,我多么想成为这小城的一份子,日复一日吃同一家小店炸出来的油条。
异乡不过是异乡。
如果,看淡了生离,不过是因为,每一场离别都可能没意义。最厌恶的人都有可能遇见,觥筹交错间酒喝得好热烈;爱过的人——如果不再爱,遇见不遇见又有何意义呢?生命是一次次地启程,一次次地抵达。启程不见得是离开,抵达也不见得是终点。
有一年,我脚背上生起一颗小小的黑痣。我恐慌无比,待它不再长大,我排除了皮肤癌的可能性,松了一口气,就想到:驿马痣,代表一生的奔波。
我不敢说我已经读过万卷书,或者行过万里路。只是旅途、停留和阅读,已经像矿泉水与防晒霜一样,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我喜欢不喜欢。“陌上赏花,宜缓缓归”是一种人生,“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或动或静,都无限美好。
因此,每一次上路,都很快乐,或者说,我努力让自己快乐。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