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和心理学家毕淑敏去一所著名大学演讲。到了自由提问阶段,主持人递给她一张纸条,毕淑敏接过纸条就念了出来:“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纸条一念完,台下就响起了掌声。
既然提问的同学说自己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想听真话了,毕淑敏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此语一出,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毕淑敏事后回忆说:“那是我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她从来不相信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身为作家,她一直觉得那是一个很拙劣的比喻,并且拒绝使用这个比喻,但这一次,她真的相信了。
掌声经久不息。毕淑敏不得不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并未就此停歇。后来在主持人的几番暗示下,掌声才终于停了下来。
毕淑敏待会场平静下来之后,接着说:“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我想“但是”之后的话,才是身为长辈的毕淑敏要对这些人生才刚刚起步的晚辈说的真心话吧——尽管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
然而,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毕淑敏16岁时参军入伍,在西藏阿里度过了她的青年时代。毕淑敏当初之所以选择当兵,是因为“觉得解放军光荣”,而且那时她听说当女兵的比例是2。5%。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毕淑敏无数次地叩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想了无数个夜晚和白天,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一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16岁入伍的毕淑敏,相继做过卫生员、助理军医,11年间她走遍了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从部队转业后,她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作品400多万字,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大奖30余次。毕淑敏以其清新的文笔和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终关注生命与死亡,感动了数以万计的读者。46岁时,她开始学习心理学,探索心灵最深之处,寻找生命的真谛。
身为白衣战士的毕淑敏,救死扶伤,挽救和帮助了无数生命;弃医从文之后的毕淑敏,又以作家和心理学家的身份,用一部又一部力作,感动了无数人,给了无数读者生命的启迪。青年时代的毕淑敏在雪域高原上花了无数个白天和黑夜想明白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那一天起,她就开始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很显然,毕淑敏为自己的人生所寻找到的这个意义,虽说不上伟大。但也绝不平凡。
2009年7月11日9时,我国著名学者、文化巨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季老生前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元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那么,在季老看来,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同一篇文章的结尾,他这样总结道:“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证明自己曾经活着。朋友,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了吗?如果你已经找到了,那我恭喜你;如果你尚未找到,也无需太着急,慢慢来,只要你认真地过好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珍惜上天赐予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相信你一定能找得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意义也许不见得伟大,但它一定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