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悲歌·遗想
宁夏—考生
除了史学家在那儿侃侃而谈,除了历史教科书上浮光掠影般的解释,又有多少人明白,地处荒夷的西秦为何能横扫东方六国?时光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狼烟四起,杀声鼎沸,诸侯们忙着分疆裂土,一个血腥的时代扑面而来。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各诸侯殚精竭虑,不惜重金,招揽贤士,高举“变法”大旗,革故鼎新之态盛世空前。
魏,战国七雄改革的先驱。魏文侯胸怀伟略,任人唯贤,摒除弊政,终使魏国盛极一时。然而,文侯之后,仅历两世,继任者便废除先王之法,从此,魏国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赵武灵王,只要你稍微懂得中国帝王谧号学问,就会感觉一种霸气悄然袭身。这位君主执政之年,恰逢秦、齐崛起,以及周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可能是外患意识太强,他对军事改革情有独钟,“胡服骑射”之策既出,四夷震服。尽管如此,赵国最终还是为秦所灭。赵武灵王至死也没明白,光靠金甲和铁骑,是征服不了幅员辽阔的中国的。
吴起,战国一代奇才,深得楚悼王器重,被委以重任,试图力挽狂澜。孰知时运不济,悼王早逝,自己被敌视变法的“楚之贵戚”射杀于悼王尸身之旁。人亡政亡,前功尽弃。
……
秦,地处西夷,蛮荒偏僻。孝公之时,重用商鞅,使秦国“移风易俗”,大治于时。商君被车裂之后,秦历代君主坚持变法图强,终使秦国“四世有胜”,“长雄诸侯”,至始皇时代终于一统天下,成就霸业。
我想,肯定在哪一天,秦始皇跪拜苍天,遥祭商君英灵:无你,则无我大秦帝国。
斯人已逝,留给后人的却是不尽的假设与遐想。为何秦能笑到最后?为何其他诸侯国殊途同归,灰飞烟灭?我们除了数落魏国国君无远虑,赵国国君的狭隘,吴起的生不逢时,还得赞叹秦国国君的持之以恒!
战国诸雄的命运各异,给了我们哪些启发?一个国家要立足,就要有“创造”意识。“创造”无须豪言壮语,需要的是应时,是脚踏实地,是孜孜不倦。如同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一次偶然的失误,一个很小的留意,一个难得的机遇,一生执著的思索,让他走向科学的荣誉殿堂。
阅卷老师点评
文章用战国七雄革新变法的事例,来阐明“创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魏国“创造”失败是国君缺乏毅力,赵国“创造”失败是国君孤立地看待问题,楚国“创造”失败是吴起时运不济。继而又用秦国“创造”成功来说明贵在坚持。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灵活的句式,得当的修辞让文章添色不少,且部分句子极富韵律美。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