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折
(北京一考生)
人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发展的道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穷途末路时,怎么办?是绝望并且大哭,还是试着来一次转折?
有诗为证:“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路至尽头时,不妨来一个恰当的转圈,说不定就能迎来坐看云起的洒脱与自在。
观景如此,为人处事亦当如此。
汉时班超初学文章,苦闷不已。一日,投笔而起,大呼:“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岂可皓首穷经,老于经案?”遂投身戎马,后又出使西域,经营数十载,名垂青史。班超此举,不但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典故,更让我们看到了适时转折的必要以及明确选择之后道路的光明。倘班超一直穷于文章,终了不过是刀笔小吏,默默无闻,供人呼来喝去。况且,有班固高峰在前,文章一途,岂复有路?这枝笔投得好,投出了响当当的西域都护使,总揽西域大权。班超幸甚,西域幸甚!
古人如此,今人也不含糊。杂志上曾载:某巨商,少时好文学。在家庭压力下攻读经济,走上商途。几十年摸爬滚打,挣出一番事业,但心中的文学梦并未泯灭。正在疲于商战之时,他突然退出商海,投身于一家报社当起了编辑,圆了昔日梦。如今舞文弄墨,乐在其中。
投笔从戎也好,弃商从文也好,转折是一大关键,唯有转折,事业才有新的突破,个人才有新的发展。转折不同于逃避。逃避是不堪重负,跳出生活,找个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桃花源,借以“藏”身。这是出世之举。转折则是:谋求更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寻找更便于自己发挥的舞台,是在新环境里做出一番新事业,这是入世之举。一出世,一入世,岂可等量齐观?
个人要转折,国家也应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转折,把中国这艘巨轮推上了正确的航道。然而前面并非一帆风顺,有暗礁,有风景,这就要求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适时做出或大或小的转折,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抵达胜利的彼岸。
昔人阮籍,穷途而痛哭。我们不能责备他,因为他处于那样一个黑暗、高压的朝代。我们作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代使者,当然不会效彼穷途之哭。该行则当然行,不行则毅然转。勇于拼搏,敢于转折,这才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应有的精神面貌。
得分点评
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作者先提出论题:人处“穷途末路,怎么办?”然后顺势提出论点——“当路至尽头时,不妨来一个恰当的转圈”,准确而形象。此后分别从古今两方面,论证“转折”是事业的突破,笔力集中。然后又进一步联系现实,突出了中心。此外,文章论证方法多样,既有正反论证,又有层递式论证,由小及大,由特殊到一般,从而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