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脾寒的症状
- 1. 脾寒的症状
- 2. 脾寒吃什么中药
- 3. 脾寒吃什么食物
- 二、脾寒怎么调理
- 三、脾寒要注意什么
脾寒的症状
1、脾寒的症状
1.1、头昏脑涨的症状
一觉醒来,突然感到头昏脑涨,身体发热,胃腹部冷痛、胀气,还伴有恶心想呕吐的感觉。
1.2、胃部突然的疼痛感
总是突然感觉胃部疼痛,同时还伴有口干、食欲不佳、小便色黄、大便不畅等症状。
1.3、胃部不规律胀痛
一连黑白颠倒地“奋战”了一个多月,总算能喘口气时,却突然连着腹泻起来,身体疲惫得没有力气,胃部不规律地一阵阵胀痛,还总是恶心想吐。
1.4、咳嗽出痰,舌苔淡红色
胃部隐隐作痛时总有胀闷感,一咳嗽就出痰,胸部像堵着什么东西似的不舒服,舌苔呈现淡红色。
1.4、突然进入点儿背期
总有事端让人不断地委屈和生气,加上心情欠佳,提不起精神,腹部胀满、两胁胀疼、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等症状一古脑地出现,成为这段时期的“主旋律”。
2、脾寒吃什么中药
2.1、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2.2、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2.3、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2.4、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2.5、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3、脾寒吃什么食物
脾寒者应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功效,比如说适当的吃一些羊肉、鸡肉,适当的吃一些韭菜、鱼肉等等,都有很好的调理的功效。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糯米,糯米又叫着江米,性质温和,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来食用,能够改善口干舌燥,改善便溏和腹泻。
莲藕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另外还有除斑消热、养心安神之功效。冬天容易导致脾寒,所以冬天的时候适当的吃一些羊肉有很好的调养的作用,羊肉具有温补脾胃的功效,能够改善身体瘦弱,改善身体怕冷的效果。
另外平时可以适当吃些鱼肉,比如说鲤鱼营养价值就非常的丰富,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滋补脾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另外猪肚的温补功效也比较好,有很好的补气补脾的作用。
脾寒怎么调理
中医针灸按摩。针灸在调理脾胃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密切,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可达到调理的目的。建议每周到专门医院或门诊进行三次针灸按摩治疗。
咽唾。你可别小看咽唾液这件事。唾液,古称“金津玉液”,认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喜欢吐吐沫的人通常身体虚弱。所以,晨起漱口之后,凝神闭口,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不拘次数,以津液满口为度,再分次缓缓咽下。
叩齿法。牙齿功能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要健脾胃必须保护好牙齿。叩齿法非常简单实用:你只需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36次即可。
脾寒要注意什么
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