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讲座,主题是“那些你不能不知道的in词汇”—后来师姐告诉我,所谓in就是跟out对应的,形容很跟得上流行的人和物。如今时光飞逝,连当天讲师的模样都已经模糊,惟有一件事情始终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讲座上曾经提到过的其中一个in词汇—奔奔族。
在我和我的同学们念小学的时候,据说上大学不仅免费,还有伙食补助;到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学费需要全家从年头省到年尾。更糟糕的是,我们花了大笔钱上完的小学和初中,如今成为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了。我的忧伤与生不逢时!—我和我的同龄人所经历的一切,正好就是奔奔族的正确含义。
每年高考之后的长长暑假,随便翻开一个报纸都是寒门学子筹措学费的新闻。一本二本尚好,如果有幸念上三本,那学费随便摊到任何一个工薪家庭里,都是非伤筋动骨一番不可。
这样想来,自己还是争气的,无论后来怎么被家人唏嘘说发挥失误,自己也多么哀伤惋惜,终究还是拿到二本学校的录取证,触手可及的益处在于给一直担心我学费的奶奶吃了一颗定心丸。
没错,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我的学费供给者是我的奶奶。三岁时,父母离异,我就在奶奶身边长大。当初交托时许诺的生活费,也被生意江河日下的父亲一拖再拖。到初三,父亲病逝后,我更是彻底依靠起奶奶来。高中时某一学年开学,因为母亲许诺的学费没有按时到账,我不得不躲在家里等奶奶去亲戚那里借钱回来,打电话给班主任装病请假。
即便这样,奶奶也从未动过让我放弃读书的念头,连一瞬间的挣扎都没有。她的想法很朴素,甚至在很多新新人类看来有点老土。她相信,读书才会有好的工作,才能受人尊敬。
或许是受奶奶达观精神的影响,我一直敢于拥有梦想。同时,我也相信,要使理想不成为空想、不成为海市蜃楼,就必须有物质基础的支持。挣脱了经济的束缚,梦想才可以是纯粹的,持久的,施展得开拳脚的。想要做到极致,就必须让最容易干扰梦想追逐进程的怀疑人生啊,骂骂咧咧啊都见鬼去!
当然,当年的我也不过是个为大学学费烦心的普通高中生而已。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正在经历高中、存有同样隐忧的弟弟妹妹们,不要担心,学费真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坎。
首先,我可以申请“栋梁工程”的专项助学金,申请的条件是录取院校须是二本及以上,考生类型还要是应届才行。这是为鼓励高中学生勤奋学习,少炒“回锅肉”。当年,支撑我不复读的原因之一就是怕第二年拿不到这个助学金了。这笔助学金几乎可以达到第一年学费的半数。
然后,我去了人才市场,想尽快找一份薪水不低的暑假工。可能是我去得太晚(建议同学们高考完就开始留意),我的寻找过程不是很顺利,折腾了两周才找到,在一家中餐厅当服务员,一周工作五天。剩下两天的休息时间,我可以再接一份工,发传单,做促销,跑同学的升学宴,随意安排。两个月下来,学费差不多就够了。
等进入大学,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的各种补助都可以帮助你顺利走完大学四年。一个靠奖学金念完大学的师姐说过:“只要你摆正心态,在大学里就可以活得很好。”
有人说,大学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不念也罢。如果你家境非常优越,且有一技之长,那我恭喜并支持你,你说得很对。如果你不是,那请千万不要轻信这句话,大学仍旧是社会阶层里由低向高游走的那根救命稻草。同学们,好好努力吧,阻碍你的只能是未及的分数,没有其他。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