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开始,我在香港大学教通识教育。我发现,从19岁到22岁的年轻人都不会做自我介绍。我让大家做自我介绍,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说啊?不会说,那就叫同学发问,第一反应是:怎么问啊?那好,我来发问吧,比如我问:你喜欢什么颜色?结果他们说:啊?
自我介绍的目的在于,我希望你能用自己的语境和方式,与别人分享你的故事。
不擅长自我介绍,我想可能与发生的地点有关——教室。在教室的屋檐下,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对与错”的概念。当问题不明确时,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能答错”的恐惧感。何必管那些对错呢?到最后,所有的“错”也可能变成“对”,因为这是一个过程。
创作就是为自己的故事寻找一种沉淀的方式。听的、经历的、幻想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喷涌。创作就像是一棵树,在不同的季节长出不同的果子。
我十二三岁时,常被爸爸妈妈拿来“宴客”。家里有朋友来了,爸妈就说我很会写诗,然后马上给我一个题目,让我即兴赋诗一首。写完后,总能听到大人的惊叹。全凭感觉,居然能换来掌声,这给了我很大动力。你也可以称之为虚荣心吧。长大后发现虚荣心也能带来痛苦,因为到最后,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
我们常发现,有人写的歌似乎我们听过,有人写的词是在复制别人,因为这些人最大的满足感不是来自于创作,而是来自于认可。
举个例子。最近,我刚看了38部年轻人拍的短片。很痛苦。其实他们的制作水准都非常高,因为政府提供了一笔不小的制作费,所以灯光、构图、摄影都是可以直接放映的水准。但在片子精神、创意、内容的维度,我只给了他们一分。
在这些影片里,不好的形象都由胖女生饰演,比如一个告密者、一个说是非的人;那些看上去很能产生欲望的,一定是女主角;年轻人一定是长头发,而且不绑起来,腿还很长。这就是年轻吗?对此我非常怀疑。这叫作“年轻的惯性符号”,而不是“年轻”。
创作应该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而不是看见别人希望我们看见的东西。要不然在创作中被既定的观念牢牢绑住,好像又回到了考场上一样。
所以我说,懂得拍电影,必须从有想象力开始。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吗?可以被量化吗?想象力从平常聊天的时候,就该互相去感受了。如何让冷漠的人重新找回温度,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有年轻人说,我们的生活很顺利,没有挫折,也没有特别的地方,要创作点东西没有素材啊!我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独特的地方,充满各种气味和形状。而且每一个时代都有永恒的主题——爱与被爱。
为什么现在人们觉得创作能力薄弱?那是因为我们希望被爱,远远地超过爱。我们丧失了这种主动的能力,而是想被动的承受。有些人甚至想要“被‘被爱’”,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当你想爱的时候,你就有了创作的来源。不能有“因为我是我,我就应该得到”(I deserve something)的观念。
五个字可以概括出现在的时代精神,就是:羡慕嫉妒恨。其实这三个词没有区别,羡慕就是嫉妒,嫉妒就是恨,恨就是羡慕,都是和别人的攀比,与自己无关。香港过年的时候时兴说:祝你今年不劳而获!这种被动人格的滋生让我们丧失了去爱的勇气。而爱就是实现自己的一个过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