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时候又接到她电话,问我刚才是否有打电话回家。彼时我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就又很不耐烦地说没有没有。
之所以用“又”,是因为昨天她也是如此,电话里急促地问我,刚才是不是有打电话回家?我说没有,她就嘀咕:刚才我在厨房,一开始没听到电话铃声,等听到了跑出去接,电话又不响了,会是谁打来的呢?我说你管是谁打来的,如果有急事人家自然还会再打过来的,她“噢”了一声,悻悻地挂了电话。
等我处理完事情,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对她有些粗暴了。她一个人在家里,应该很寂寞吧?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整理完早餐桌上的狼藉,晒完清洗的衣服,再踱步去菜市场买菜,余下白天那么漫长的时间,究竟是如何打发的?也许会打开电视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看电视节目;午后有些累了,或许会躺在床上小憩一下,醒来,默默地看光影缓慢地在屋里移动。这个时候,如果来一个电话,她一定会雀跃着从床上跳起来去接,期待地拿起话机,结果听筒里传来的却是“嘟嘟嘟嘟”的忙音,那个时候心里一定会又惆怅又忧伤吧?
又想起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一个小镇游玩,到了目的地老公却发现皮夹不见了,而我跟着老公出门,从来就没有带钱包的习惯,想到我们或许会困在小镇一筹莫展,旅行中原本美妙的心情顿时从云端跌落,我絮絮叨叨地埋怨着老公。
正在那时,手机响了,是她打来的。她问:你们好吗?我心里一哆嗦,她这话问的,分明像是有了什么不祥的预感,难道真有心灵感应一说?我沉着脸看着老公,用轻松的口吻和她打趣:会有什么事?我们一切都好,你尽管放心。她才半信半疑挂了电话。
颇费周折地平安回到家,孩子嘴快,把老公丢了皮夹的事当笑话讲给她听,她听了使劲地跺脚,说:我那天眼皮跳得厉害,就想不会出什么事吧?我得打电话问问——没想到还真出事了!
我突然觉得伤感,她老了,变得如此寂寞,把所有的心思全牵在儿女身上。她希望孩子分分秒秒待在目光能及的地方,冷也好,热也好,自己全部关照着,方可放下一颗心。而我们又何曾去细细体会过她的感受?
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的一段文字:“父母亲对于孩子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去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住惯了的旧房子。”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过头去,注视这没有声音、残败衰弱的老屋?下次回家,一定记得给她换个话机,家里那个电话的来电显示器坏了好久……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